非能源企业跨界进入光伏赛道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3-11





投资规模大、价格下行压力大、行业竞争强度高


非能源企业跨界光伏挑战多


  光伏产业持续火热,跨界企业接踵而至。第三方行业咨询机构PVInfolink指出,近年来,在碳中和目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光伏装机预期乐观,2024年至202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年增长幅度可达17%至20%。广阔前景促使跨界企业纷纷涌入。PVInfoLink的数据显示,仅2022年,中国就有75家企业跨界光伏。


  对光伏行业来说,入场者的增多及其身份的多元化意味着什么?有分析指出,一方面,光伏行业广阔的发展空间给跨界企业带来了发展新机遇。另一方面,受降本增效、光伏行业内部进入技术迭代和扩产周期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光伏行业本身就处于竞争之中,而跨界企业的涌入或将导致竞争更加激烈。业内人士认为,跨界企业进入光伏赛道面临挑战,特别是在没有技术和人才储备的情况下,成功概率较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刘译阳曾提醒,跨界投资光伏要选准赛道,不要盲目投资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四大产业链和已经相对成熟的领域。


  资金需求较高


  光伏赛道火热,大量跨界者想要分一块蛋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认为,光伏行业因为跨界企业众多,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大光伏时代”。从企业家角度出发有其道理——找一个新赛道,实现新发展。“但是有一个问题,跨界之后能不能做好,跨界挑战较大。”


  即便有来自天合光能这样老玩家的提醒,跨界者还是不断涌现。2月21日,以做玩具起家的沐邦高科公示了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情况。沐邦高科本次共发行0.91亿股,募集资金总额约14.18亿元。本次募投项目为收购内蒙古豪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是1万吨/年智能化硅提纯循环利用项目。


  不过,由于光伏前期资金投资需求较大,跨界企业推进相关项目压力不小。


  2月上旬,沐邦高科发布关于前期签订项目投资协议的进展公告指出,公司5吉瓦N型高效电池片、5吉瓦切片生产基地项目(一期)投资金额远高于公司账面货币资金水平,目前公司尚未明确具体资金来源安排。项目的实施存在因国家或地方有关政策、环评、项目审批、融资环境等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出现顺延、变更、中止或终止的风险,能否顺利推进不确定性较大。据了解,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约70亿元。


  因投资而搁浅在光伏行业沙滩上的还有牛乳企业皇氏集团。2022年下半年,皇氏集团表示,设立安徽皇氏绿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绿能”)作为投资主体,在安徽阜阳建设年产20吉瓦TOPCon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和2吉瓦组件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然而一年后,皇氏集团称转让安徽绿能80%的股份及控制权。


  皇氏集团称,从行业发展情况看,国内TOPCon电池产能正加速释放,产品单价较年初有了较大幅度下降,考虑到TOPCon电池属于重资产投入,后续仍需要投入较大资金,决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保障公司未来持续发展的核心主业上,因此对原项目投资做出相应调整,转让安徽绿能控制权。


  众多入局者都知道光伏赛道几度“洗牌”的惨烈,但是,很少有人愿意踩下自己的刹车,毕竟,全球范围来看,光伏前景广阔。


  光伏业务尚未形成支撑


  有企业前期进展不顺,也有企业已成功杀入光伏行业之中。不少跨界企业纷纷开展“原业务+光伏”的双主线经营,但从目前来看,光伏业务要拉动公司净利润增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月底,医疗企业麦迪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麦迪电力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与赛拉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光伏电池片产品销售框架合同》,前者拟向后者供应N型TOPCon单晶电池片合计预计7.77亿片。以合同签订时价格均价测算,预计合同金额合计约为29.22亿元,其中2024年预计合同金额约为13.31亿元,2025年预计合同金额约为15.91亿元。


  虽然斩获大单,但从其后来发布的2023年财报预告来看,光伏业务在去年尚没能促进公司净利润的增长。麦迪科技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为6亿元至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亿元至-2.7亿元。光伏业务没能像原有医疗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业务一样,拥有稳定的盈利能力。


  “园林+光伏”双主业企业国晟科技同样面临亏损。数据显示,预计国晟科技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6500万元到-3250万元。国晟科技表示,生态板块方面,2023年继续受园林行业市场低迷、竞争日益加剧的影响,公司新承接项目施工减少;同时,受部分项目施工期加长、设计变更等影响,致使生态板块主营业务收入减少、毛利下降。光伏板块方面,由于国家宏观经济下滑,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探,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加之公司部分生产基地建成开工较晚,产线处于爬坡期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高,产品毛利率偏低,同时公司对光伏板块存货和应收账款计提减值损失。综上所述,导致公司2023年业绩亏损。


  高纪凡认为,龙头企业在人才及技术上有优势,新进入者在面临高强度竞争时,综合能力若没能构建起来,可能会出现一些劣势。只有做强做优,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才能有竞争力。


  跨界投资竞争凸显


  麦迪科技直言,光伏供应链价格波动,致使公司产品价格面临下行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业绩。其在财报预告中指出,2023年,公司原有医疗信息化及医疗服务业务持续增长,保持稳定的盈利能力;同时在新能源业务实现销售的情况下,公司营收规模显著增长。但因光伏新业务开展的前期投入较大,成本较高;另外,由于报告期内光伏行业相关产品价格整体波动下行,公司前期购买原材料成本较高,投产后面临产成品价格下行压力,导致公司2023年总体业绩出现了亏损。


  随着光伏供应链各环节大量的扩产计划在2023年陆续落地,解决了2022年以来的上游硅料供应瓶颈,产能增长过快导致严重过剩,使得整体供应链价格在2023年显著下滑,最上游的硅料价格从每公斤超过300元下滑至目前每公斤约69元,对终端需求有直接影响的组件价格也已从年初的每瓦0.245美元快速下滑至目前约每瓦0.135美元。


  PVInfolink展望2024年光伏市场时指出,整体产能的增加虽有助于行业发展,但也使得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企业,不论是现有或是新进玩家,在2022年整体供应链价格处于高位时看中市场的快速成长及较优的利润大规模宣布扩产计划,使得竞争加剧、价格快速下跌,在供应链价格显著下滑后,现阶段许多厂家利润空间已所剩无几,必须透过稼动率的调整来对应市场需求量,除了部分旧产能会因此加速淘汰以外,在新进产能几乎无利可图的状态下,目前已有部分新产能计划被取消,预计明年将有更多扩产计划取消的情况发生,而成本控制能力滞后、销售管道不足的光伏企业也可能被迫退出市场。


  2023年下半年以来,油墨企业乐通股份、通信设备制造企业奥维通信等均终止了光伏项目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在再融资新规中明确,引导上市公司合理确定再融资规模,严格执行融资间隔期要求。审核中将对前次募集资金是否基本使用完毕,前次募集资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等予以重点关注。同时,严格要求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应当投向主营业务,严限多元化投资。这意味着再融资监管重点突出扶优限劣,引导资源向优质上市公司集聚。(记者 董梓童)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