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价跌至冰点 锂盐企业减产止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0-26





  碳酸锂进入新一轮价格下滑周期。上海钢联10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电池级碳酸锂平均报价为17.85万元/吨。该报价创年内新低,较6月中旬31.5万元/吨的报价跌幅超过40%。“外购澳矿锂辉石的成本大概在22万元/吨左右,依照目前碳酸锂价格,显然已无利润。”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郑晓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其实,今年以来,“跌跌不休”的碳酸锂价格曾在4月底探至18万元/吨后触底反弹至30万元/吨上下徘徊。作为锂电池的主要原料,碳酸锂价格一跌再跌,刺激着整个锂电产业的“神经”。


  订单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回溯行情,碳酸锂价格过去一年上演了过山车式波动,自去年11月达到近60万元/吨高点后开始下行,并在今年4月首次年内跌破20万元/吨,下探至约18万元/吨低位。此后虽在5-7月有过短暂回升,但进入8月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并再度跌破20万元/吨关口。


  供需关系是影响碳酸锂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从下游需求端看,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略有放缓。中汽协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不过相比2022年超过90%的增速,已经大幅放缓。


  据中信建投期货预计,2023-2025年锂供给分别约112.25万吨、154.65万吨和183.1万吨碳酸锂;锂需求分别为110.45万吨、136.12万吨和165.15万吨碳酸锂。


  “近期多家锂盐厂去库存导致现货流通市场货源较充足,且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整体订单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来自供给端的库存压力致使碳酸锂现货价格下行,而期货价格亦受其影响出现大幅下跌。”郑晓强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天齐锂业公开表示,锂价走势主要取决于锂行业的整体供需格局、市场变化和经济形势等因素。锂行业和其他任何成熟的行业一样,都存在周期波动。


  减产保价信号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碳酸锂跌价已使部分外采矿石锂盐企业制造成本与价格倒挂程度拉大。大幅亏损下,部分企业开始减产挺价,生产线检修现象频出。例如,国内碳酸锂巨头志存锂业9月底宣布,于9月29日-10月25日进行检修,预计10月碳酸锂减量3000吨左右。


  “10月整个现货市场供给会稍微偏紧凑。因为现在锂盐厂眼看碳酸锂价格下跌,利益受损,开始大批量减产减收,在低于心理价位的情况下会选择不出货,可能只有老客户才能花比较合适的价格购买。”郑晓强表示,“部分生产企业减停产,后市供给量会逐步减少,碳酸锂现货价格有望逐步企稳,但需要一个过程。”


  “在锂价快速下行背景下,自有矿山/盐湖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仍有盈利空间,而外购锂资源的企业大部分都在检修、停产保价。”郑晓强进一步解释。


  随着今年碳酸锂价格跌至冰点,上游企业利润空间也明显缩窄。从半年度业绩看,锂盐厂净利润同比腰斩已是常态。“锂盐企业业绩跳水与原材料价格下跌及锂电产业链处于去库存状态有关。另外,高价时囤货也是导致锂盐企业由盈转亏的重要因素。”清辉智库创始人宋清辉表示。


  相比之下,下游电池厂业绩则表现出一定韧性,上半年普遍实现营收、净利双增。一位动力电池企业人士近期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原材料价格回落会对公司产品成本和盈利能力带来一定正面影响。


  锂行业基本面仍向好


  经历大起大落后,未来碳酸锂价格将呈现什么走势?郑晓强表示:“2024年,非洲锂矿供给量预期非常乐观。随着今年10月雨季结束后,非洲地区的锂矿会逐步进入产能放量期,后续流入国内市场后也会使碳酸锂价格继续呈现下行局面。”


  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价格波动,但业内普遍认为,中长期看,锂行业基本面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锂行业的主要增长点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从全球范围看,锂需求仍呈现正增长,像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起步晚,也没有相应的碳酸锂下游正极材料厂,由此吸引了很多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前往投资。国际市场锂需求仍处于上升阶段,长期看,锂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毕竟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郑晓强指出。


  据彭博社预测,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1200GWh,储能电池需求将超过300GWh,2023年全球锂电池的装机量将进入TWh时代。


  面对广阔的海外市场,国产电池厂商纷纷开启海外建厂模式。截至目前,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远景动力等电池巨头均在海外有深度产业布局。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此前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电池企业有着很强的竞争优势。与日韩企业相比,我国电池上游原材料产业链非常完备,有更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另外,我国人工、设备折旧成本都比日韩更有优势。(记者 姚美娇)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