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集投建,LNG接收站存隐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8-31





  日前,浙能温州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和广州LNG应急调峰气源站分别迎来首船LNG到港接卸,正式投入运营。公开信息显示,包括香港浮式存储再气化装置项目在内,今年国内还将投产7个LNG接收站,而且多个在建、扩建和改建接收站均在推进。


  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LNG进口量达3344.4万吨,同比增长7.2%,成为全球最大LNG进口国。作为进口LNG资源的重要中转站,LNG接收站建设和使用情况将直接影响我国的LNG供应能力。据《中国能源报》记者了解,未来随着国内LNG接收站密集投产,一段时间内利用率势必有所下降。在此情境下,LNG接收站是否存在过剩风险?LNG接收能力的增长是否会改变LNG的贸易方式?又是否有助于形成真正的天然气竞争市场?


  建设投运热火朝天


  近年来,我国LNG接收站数量呈增长趋势。“十二五”时期,LNG接收站进入建设高峰,共有10个接收站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由于市场需求疲软,“照付不议”进口长协资源消纳困难,各方对LNG接收站建设意愿不强,5年内仅有7个新建项目投产。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上明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有19座新建站投运,新增能力7780万吨,届时国内LNG接收站总能力将达1.7亿吨。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预测,2020-2030年,我国进口LNG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因为LNG接收站是接收进口LNG的必要基础设施,未来几年我国LNG接收站建设仍将持续增长,大约'十四五'末在运LNG接收站能力可以满足进口需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刘毅军表示。


  刘毅军指出,此前之所以规划了不少LNG接收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我国接收站建设不足,且第三方公平准入未真正推行。“加之当时气价处于低位,建设主体都嗅到了盈利机会,所以一拥而上。”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在《关于促进天然气产业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储气能力设施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之国家对接收站的审批方式也有很大改变,政策引导和督促也促进了LNG接收站建设投运潮形成。”刘毅军说。


  杨上明表示,当下LNG接收站陆续投产且密集扩建,规模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布局逐步呈现。“随着LNG接收站设施的大规模投运,国际LNG采购资源也将进入密集签约阶段。”


  密集新增引发冷思考


  LNG接收站的集中建设和投运,引发行业对于其建设过剩的担忧。


  金联创天然气分析师吕娜表示,我国接收站建设存在着过剩风险,考虑到2025年接收站的实际投产规模,不排除某些规划的接收站延迟投产或搁置的可能。


  从地理位置看,我国现有接收站地理规划分布并不均匀,因岸线、航道等条件限制,逐步形成高度聚集特征。“一些项目可能不会全部落地,接卸量可能有一定偏差。”一位LNG投资人士也持相同观点。但他也指出,目前接收站可能略显过剩,但接收能力对应储存和周转能力,并不能单以接卸能力计算。接卸能力意味着最紧急情况下的保障能力,因此数量和保障供应的质量有时并不匹配。


  就单站接收能力看,2019年末,我国单个接收站的平均接收能力约350万吨/年,而日本、新加坡、欧洲等LNG产业起步较早的国家和地区年均接收能力达600万吨/年。


  “以目前发展看,利用率高的接收站将陆续扩建,单个接收站的年周转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刘毅军说,“所以盘子虽大,个体实力还有待强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然气发展增速放缓、国际能源格局和LNG价格不断变化的当下,保障能源安全不仅要加大上游勘探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强管道气合作,这或许对进口LNG会造成冲击。长远看,接收站接收能力的目标可以实现,但集中投产后企业要收回成本,新建接收站或许比老站扩建成本更高,因此要警惕经营风险爆发。”刘毅军说。


  来佰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天然气事业部总监刘广彬对此表示认同:“'十四五'末,随着项目大量投产,LNG接收站利用率或将跌落至50%以下,将影响接收站运营企业的经营效益。考虑天然气利用还将持续增长,从LNG接收站运营企业角度考虑,较低的利用率水平会影响投资回报。建议相关企业结合自身情况,适时灵活开展储罐租赁、国际转运、船舶加注等新业务。”


  刘毅军认为,无论如何,LNG接收站的建设发展对天然气市场改革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推动上游多元化主体竞争难题仍然存在,通过这个切口,抓住窗口期,或许可以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业链改革。”


  第三方公平开放仍待推进


  在2020年国家管网集团首次实现独立运营后,面向LNG开放了窗口期,第三方申请企业总量达千余家,LNG资源进口主体也快速增加,城燃企业、发电企业、独立贸易商,以及bp、壳牌、道达尔能源等国际LNG供应商也竞相瞄准了中国市场。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首席技术专家周淑慧指出,进入2021年下半年,面对国际LNG现货价格高企、供气主体保供要求提高等形势,市场对LNG接收站窗口期使用的热情消退,实际使用窗口期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也促使行业对公平开放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作为中国LNG接收站保有数量最多、接收能力最大的运营主体,国家管网集团目前运营着7座LNG接收站,中国海油运营着4座LNG接收站,中国石化运营着2座LNG接收站,中国石油运营着3座LNG接收站。“可以看出,其实LNG接收站开放主体仍有限。”上述LNG投资人士说。


  吕娜认为,未来为提高利用率,接收站将进一步向第三方公平开放。“开放旨在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但同时要确保民生需要和能源安全,要坚持保供责任和合同管束下的开放。”刘毅军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要在长协资源方面引起高度重视,相关监管部门要统筹处理好市场需求与资源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合作,推动主要企业签署中长期天然气能源采购合同,进一步扩充资源池,同时增加市场预期,降低风险。


  刘毅军指出,还要加快公平开放相关规则落地。“我国LNG接收站公平开放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体系尚不完善。要结合国情和行业实际情况,在保障保供优先、服务优先的原则下,分阶段以适当方式公平开放。”(记者 渠沛然)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韩国船企一骑绝尘 中国LNG船建造领域急需“增兵”

    韩国船企一骑绝尘 中国LNG船建造领域急需“增兵”

    克拉克森1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LNG船(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LNG船新船订单量共计76艘,其中韩国船企接获了66艘,占比近87%;剩余10艘由中国、日本和新加坡船企接获。
    2019-01-08
  • 预计未来中国LNG进口依存度将继续攀升

    预计未来中国LNG进口依存度将继续攀升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1月28日下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召开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人民网、快手、美团、京东、小米等5家互联网企业负...
    2022-02-15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