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下游消费需求限制 氧化铝陷前后夹击困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2-08





  目前,我国氧化铝行业面临的现状有些尴尬,前有产能过剩压制,后有电解铝需求4500万吨的“天花板”限制。铝产业头部企业在氧化铝、电解铝产能方面的竞争趋于白热化。


  行业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紧跟转型升级的大势,也成为行业分析热议的话题。铝企业利用“氧化铝-电解铝”一体化产能,不仅强化企业内部上下游联动,还刺激企业之间定价博弈加剧。氧化铝定价机制问题,使得业内急盼氧化铝期货及期权新品种上市。


  产业政策锁定氧化铝下游消费 氧化铝过剩亟待“解药”


  我国95%的氧化铝用于电解铝的生产,其余5%则用于陶瓷生产、强化玻璃、化学媒介物等非冶金用途。因此,电解铝的产量对氧化铝的需求量起到决定性作用。近年来,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电解铝合规产能“天花板”,意味着我国氧化铝未来数年需求也将被压制在“天花板”之下。


  数据显示,氧化铝的供应量、需求量与电解铝产量变化趋势高度吻合。电解铝是氧化铝最主要的需求端,对氧化铝需求端的分析需要高度关注电解铝行业。


  从成本构成来看,氧化铝在电解铝的生产总成本中占比一般在30%~35%左右,而电解铝的冶炼过程还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一般来说,每冶炼1吨电解铝需耗13500kWh直流电,约占整个电解铝成本的30%~40%左右。


  近年来,在全球碳中和趋势带动下,全球电解铝新增产能增速显著放缓,铝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截至2021年,全球电解铝产量为6717.5万吨。其中,中国电解铝产量比例为58%左右,而除中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电解铝产量均呈下降趋势,因此,国内电解铝的主要供需将主导全球市场变化。


  近年来,我国电解铝产量总体呈现波动上涨趋势,增速有所放缓。2020年,我国电解铝产量增速由负转正。2021年,国内电解铝产量为3850.3万吨,相较于2020年的3708.04万吨增长3.84%。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我国电解铝月产量为344.9万吨,同比增长9.5%;2022年1—10月份,我国电解铝累计产量为3332.9万吨,同比增长3.3%。


  产能方面,截至2022年11月份,我国电解铝建成产能约为4400万吨,运行产能约为4100万吨,开工率达九成左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碳中和背景下,违规电解铝产能被关停,电解铝产能扩张受限,产能“天花板”限定在4500万吨。根据生产1吨电解铝消耗1.92吨氧化铝来测算,限定了氧化铝的需求在8200万吨以下。结合氧化铝产能的增速来看,目前,国内氧化铝产能过剩的局面仍然存在,氧化铝价格的上限受到压制。


  2022年以来,我国电解铝产能的投产,受天气、电力供应、突发事件以及成本利润的影响,对氧化铝的需求增速有所下降。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国外电解铝产能增长疲软,中国对电解铝产能增长的限制,需要更多关注国家产业政策和碳中和相关环保政策指引。


  2022年11月份,工信部等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巩固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成果,坚持产能总量约束,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办法,研究差异化电解铝产能减量置换政策,防范铜、铅、锌、氧化铝等冶炼产能盲目扩张,提出确保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实现碳达峰目标任重而道远,放松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的局面难以出现。


  目前,氧化铝产能过剩的“解药”,可能来自于行业对新一轮氧化铝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期待。2018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氧化铝产业有序发展的通知》,支持氧化铝产业在科学谋划和统筹下有序健康发展。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针对氧化铝的冶炼工艺发布《氧化铝厂工艺设计规范》,从生产工艺及铝土矿类型的选择上规范氧化铝行业发展。2021—2022年,我国又相继出台了多个涉及再生铝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等环保方面的行业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期货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氧化铝期货的上市,正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是众望所归。国家的各项政策成为氧化铝产能过剩的“良药”和行业困境之中的“指路明灯”,帮助行业加码转型升级,利用金融工具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未来,政策的变化仍将牵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氧化铝紧跟电解铝产能转移步伐 西南地区将成市场焦点


  从我国铝产业下游来看,氧化铝产能和贸易紧随电解铝产能的转移发生区域性变化。目前,我国电解铝生产所用到的电力能耗主要为火电(占比76%)、水电(占比18%)、风电(占比4%)、核电和光电(占比2%)。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碳中和的双重压力下,火电的比重有所下降,水电、风电受到青睐。


  具体来说,我国电解铝产能最初主要聚集在山西、河南、山东、广西和贵州等铝土矿资源丰富的地区。2010年,受国家取消优惠电价政策的影响,电解铝企业的自备电时代开始,电力成本成为电解铝企业获利的最大变量,电解铝产能向新疆、山东迁移。2017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新疆、山东两大电解铝产能聚集地关闭部分不合规产能,与此同时,电解铝4500万吨的产能“天花板”形成。此后,山东、河南电解铝产能外迁至云南、广西等拥有绿色水电资源和港口优势的地区。随着电解铝产能的转移,新疆、云南、山东和广西成为氧化铝需求核心区。


  除了已有产能的转移,新增电解铝产能也将落地于具有低能耗和清洁能源发电优势的西南地区,如云南、广西等地。但云南、广西依靠水电进行生产,受到水位、气候因素影响,电解铝在产产能和产量具有不确定性,对氧化铝需求造成不确定影响。截至2022年6月底,西部地区电解铝建成产能3196万吨,全国占比72.5%,未来仍有350万吨产能待转移。


  从趋势变化来看,铝中下游的冶炼产能转移和落地新产能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是电力成本。未来数年,我国电解铝产能进一步转移向用电更清洁、成本更低的西南地区已成大势所趋,而氧化铝产能自身也在向具有清洁能源和港口优势的西南地区转移。可以预见,未来数年,西南地区的地方政策、生产情况在氧化铝产业链中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展望未来,我国清洁电力的区域供应偏紧与铝行业优惠电价取消或将持续数年,未来,我国电解铝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受到一定抑制。电解铝新增产能增长空间不足,可能压制氧化铝中长期需求增速前景。


  传统需求缺乏亮点 新能源光伏成新增长点


  从我国铝产业的终端需求来看,建筑、机械、交运、电力等多个领域是市场传统焦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低迷,使得以铝为代表的资源品终端需求增长乏力,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的发展或成为未来数年的需求增长的新动力。从产业链的传导来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上游氧化铝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我国房地产销售面积、销售额及竣工面积开始持续同比下降。2022年1—10月份,上述3项数据不仅转负,且负增长持续至今,即使有诸多政策扶持维稳,但房地产市场未来3年预计难有大的好转,低迷局面或将持续,将影响到相关建筑铝型材及铝合金材料的需求。


  新能源汽车对铝需求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提升,以及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下单车用铝量的提升。在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急剧增长,产销量持续保持高增速,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67.7万辆和352.0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5.6%和157.48%。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10.0%。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目标,至2030年,我国单车用铝量将达到350千克;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目标,至2035年,我国燃油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和客车的整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25%、35%和15%。2005—2020年,我国单车用铝量已经从61千克增长至190千克,未来还将有增长空间。


  铝在光伏行业中主要用于制作光伏组件中的光伏边框和分布式光伏电站中的光伏支架。据安泰科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铝型材产量为200万吨,增幅达40.8%,约占全国铝材产量的3.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2年9月份,光伏新增8.13GW;1—9月份,光伏合计新增52.6GW,同比增长106%。2021年,光伏新增54.88GW;2022年前三季度,新增装机已经接近2021年的总规模。我国光伏装机量持续增长,且距离目标装机容量仍有增长空间,未来对铝的需求可观。


  电解铝在新能源领域需求可能成为最大亮点。虽然还是较难完全弥补房地产低迷带来的需求缺口,但是铝行业需求结构有望持续改善。


  虽然氧化铝深陷困局,但是仍有光明的未来。氧化铝需求量受制于电解铝产能的现状不会改变,氧化铝行业的未来发展需要高度关注政策的动向。就需求分布来说,受电力成本的压力,电解铝产能的转移与氧化铝具有相似的区域性转移趋势,西南地区的政策以及该地区氧化铝、电解铝的生产情况,将成为氧化铝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影响氧化铝的价格。就终端消费而言,地产等行业低迷的行情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但近年发展起来的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行业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虽然仍然难以弥补地产行业的需求缺口,但长期来看对优化铝行业的需求结构有积极作用。


  氧化铝与电解铝行业企业百家争鸣,企业都在通过不同的战略方式加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加剧了氧化铝与电解铝两个行业间博弈的复杂性。未来,企业的发展动向,也将对氧化铝的市场价格、行业利润等各方面产生影响。


  转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