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有媒体提问:“碳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技术壁垒,电池、光伏等产业面临出口产品的碳足迹合规风险,请问我国如何建立这些行业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对此,生态环境部回应:当前正在积极探索开展碳足迹评价工作。
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欧盟制定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实际上是设置了新的准入门槛,会导致我国相关产品出口难度增加。“首先,我们反对以气候变化为名设立的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技术壁垒,这是一种单边措施,在道义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也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李高表示,从落实“双碳”目标的工作需求来看,也有必要开展碳足迹评价工作,推动建立碳标签制度等一系列工作。“这有利于强化企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体责任,提升品牌价值,增强公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也有利于推动我国的重点产品出口和提升相关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我国在碳足迹和碳标识领域已开展相关探索,已指导有关行业协会,发布了包括LED照明、电视机、微型计算机等产品碳足迹评价的团体标准。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探索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标准。
生态环境部将重点推进以下内容:
一是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的方法,研究产品碳排放核算通则和重点行业产品碳排放的核算细则,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推进重点行业产品碳排放核算细则方法研究和发布。
二是推动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基础数据库。
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我国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制度研究,推动相关制度建立。
四是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建立更加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新规则的认证体系,开展灵活务实的多双边合格评定的互认合作。
另据发布会通报,初步核算显示,2021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50.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6%,我国成功启动了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态势。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截至10月2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累计成交额85.8亿元。在全面总结第一个履约周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正在抓紧推动新履约周期的各项准备工作,相关配额分配方案将于近期公开征求意见。
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一是健全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特别要积极推动《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出台,同时要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和相关的技术规范。
二是强化数据质量管理。一手抓严控严查严罚,保持对碳排放数据造假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切实提升数据质量。另一手抓政策制度体系的完善,建立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完善核算报告与核查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的日常监管机制,加强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完善全国碳市场监管平台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和征信惩戒的管理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三是进一步强化市场功能。在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丰富交易主体、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四是进一步完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研究制定相关的交易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规范。
五是加强市场主体能力建设。围绕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等重要文件,对市场主体进一步开展系统的培训,进一步提升市场主体的综合能力。(记者 朱妍)
转自:中国能源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