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石化化工等领域石油消费持续增长 高耗油产业降碳压力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2-28





  “石油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化石能源,在我国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能源。中央最近出台的一系列'双碳'文件,强调要调控石油消费、对重点耗能部门开展节能降碳措施。其中,交通、石化化工这几个重点领域都是石油消耗大户,也是主要的碳排放源。近几年,这些行业的石油消费都还在持续增长,这给碳减排工作带来挑战。因此,石油消费端和生产端都面临转型的需求。”在近日举办的第三届跨越石油时代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指出。


  在多位与会人士看来,加快交通、石化化工等高耗油领域的用能向新能源转型,是实现减油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也对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交通领域用油3年内可达峰


  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由2010年的约4.3亿吨上涨至2020年的近7亿吨。其中,国内生产量一直在2亿吨左右,进口量则从2010年的约2.4亿吨升至2020年的约5.3亿吨,消费增量主要靠进口满足。这也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从10年前的约54%升至目前的超70%。


  “根据我们的最新研究分析,如果实行有效的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石油消费可以在2025年实现达峰,峰值在7.3亿吨左右甚至更低。2025-203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在平稳中逐步下降,到2050年完全实行自给。”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任郑平表示,“石油相关的能源安全问题不仅在于减少对外依存度,还在于保障整体能源系统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的稳定、安全。”


  多位与会人士指出,目前道路交通、石化化工是我国石油消费的主要领域,其中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方向已较明确。


  “交通领域占了我国接近60%的石油消耗量,因此对交通领域用油影响因素的分析尤其重要。”郑平表示,“交通领域最重要的是替代方案,用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最近五六年世界和中国的新能源车都在增长,而且中国市场份额几乎占到世界的一半。由于电动车等替代速度加快,我们预计在2023-2024年之间,道路交通用油就可以实现达峰,它的早达峰就为石化化工等领域的用油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石化化工领域低碳转型面临挑战


  交通领域低碳转型方向明确,但石化化工领域仍面临挑战。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王敏说:“石化化工行业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是典型的制造行业。它的大多数能耗来自天然气、煤炭、石油这些化石能源以及少部分非化石能源,是一个能耗和碳排放量都很高的行业。因此,石化化工行业能耗的降低,对全社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石化化工行业的能耗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使用原料引起的能耗,就是使用化石能源作为原料加工时,在工艺装置中由于原料损失产生的能耗。第二是使用燃料和动力引起的能耗,即加工过程中工艺装置以外的工程辅助设施提供的燃料、蒸汽、电力等能源。这些在消耗能源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碳排放。因此两手都要抓。”王敏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石化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6.9亿吨标煤,占全国总能源消费量的16.9%,占全部工业总能源消费量的25.7%。其中消费煤炭2.6亿吨、消费原油6.2亿吨、消费天然气513亿立方米、消费电力5949亿度,占全社会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6.5%、98.4%、18.2%、8.3%,原油为化工行业主要的耗能。


  “目前中国人均化工产品消费量还比较低,化工品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快,低碳替代方案比较缺乏,转型难度大,这不仅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也都如此。”杨雷指出。


  推动全产业链与新能源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在王敏看来,对石化化工行业来说,未来节能减排工作将更加精准。“化工行业一直呼吁原料用能不要计入能耗。因为化石原料的加工过程中,很大一部分是转移到最终的产品中了,起码这部分是不能计入能耗的。将原料用能与燃料用能进行区别,由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这是很好的,未来石化化工行业的节能减排的工作将更为精准、精确。”


  “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在碳排放'双控'目标下,化工行业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王敏指出,“原料用能不计入能耗,但在原料变成产品的过程中,还是损失了很多能耗的,而损失的这部分能耗大多也是变成二氧化碳排放掉了。也就是说,虽然原料不计入能耗,但原料损失产生的碳排放仍然是存在的,这块依然要重视。”


  对此,王敏提出,石化化工产业应与新能源深度融合。“一是乘势而上,采用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或者采购绿电,解决燃料和动力引起的能耗。但这不是说要自建大量化石能源自备电厂,而是应从发电侧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二是过程强化,坚持节能优先,提高自身节能减排水平。三是深度脱碳,解决原料引起的能耗,这是化工行业终极的节能降耗和减碳路径,比如主动应用绿氢替代化石原料。”(记者 李玲)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