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到底难在哪?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23





正规回收企业"吃不饱"、回收利用成本高——


动力电池回收到底难在哪?


  "正规企业'吃不饱',产能闲置;地下炼厂屡禁不止,浪费能源资源。"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坦言,铅蓄电池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在所有废旧物资中回收可利用率最高。但在实际回收利用环节,仍存在"成本倒挂"现象,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入不敷出。


  不仅是铅蓄电池领域,记者了解到,电池回收利用普遍存在经济性难题。


  电池大规模退役  正规企业却回收不到电池


  铅蓄电池是常用充电电池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用于两轮电动车、低速电动车领域。铅蓄电池对环境腐蚀性强,退役后若没有经过专业化处理,将对土壤、空气产生难以逆转的破坏。


  新能源汽车广泛搭载的动力电池--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比如,动力电池中的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与水、酸发生强烈反应,将产生有害金属氧化物,改变环境酸碱度,电解液则具有强腐蚀性,遇水或高温能产生有毒气体。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已刻不容缓。按照5-8年的使用寿命计算,从2020年起,我国已逐步进入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阶段。相关方曾预测,2020-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达到90.5吉瓦时。未来几年,这一数字还将呈指数级增长。


  目前退役电池处理的方式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梯次用于储能、通信基站等领域,报废拆解可提取有用的金属元素再造电池。但当前回收利用电池的主体较为混乱,既有"正规军",也有"小作坊"。所谓"正规军",是指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中的企业,即业界俗称的"白名单"。截止到目前,共有27家企业纳入该名单。


  据了解,退役铅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我国已建立起完善的回收体系。而很多退役的动力电池,并未完全进入规范回收网点,转而流向了"小作坊"甚至是个人手中,"正规军"面临着无电池可收的尴尬局面。


  出现"成本倒挂" 问题直指财税支持力度


  相比"正规军","小作坊"不具备相关资质、工艺设备落后、技术薄弱,甚至存在手动拆解电池的情况,为何在实际回收利用链条中,却成为优势方呢?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小作坊"运作成本低,能以高价抢夺退役电池资源,通过多次倒卖、哄抬价格,削弱正规企业竞争力。这些"小作坊"又分布隐秘,常常流动作业难以监管,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事实上,退役电池回收利用流程繁琐,存在一定技术门槛。电池回收后,需先进行检测,根据不同来源、规格、性能和容量进行分类处理。锂电池回收高级研究员唐小林指出,大部分"小作坊"只能拆解电池,萃取、化工等环节投资大、流程长,只能交由正规企业来做。因此,"正规军"和"小作坊"较量集中在退役电池资源的争夺上。


  为何出现"退役电池资源争夺战"?归根到底是机制问题。张天任直言,问题根源在于财税支持力度不够。回收企业主要从电池售卖维修网点或个人手中收集废旧电池,业务过程中不能获得增值税发票,但是在和再生企业进行交易时,却需要按一般纳税人标准缴纳13%的增值税,因缺少进项票进行抵扣而负担过重。这也造成有些回收企业"化整为零",变成多个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经营,以少缴纳增值税或个人所得税,甚至有回收企业以"无票销售"的方式,将电池出售给非正规企业或地下冶炼厂。


  退役电池再利用环节缺乏经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企业积极性。据了解,铅酸电池回收企业利润率较低;动力电池方面,三元电池中镍、钴、锰元素具有回收价值,经济性良好,而磷酸铁锂不含贵价金属,经济性较差。张天任坦言,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再生企业处置这类电池,所得到的产品销售价格有时会低于处理费用,甚至连成本价都收不回来。


  警惕产能过剩 创新商业模式


  鉴于产业发展现状,张天任建议,政策应严格回收再生企业的准入门槛,严厉打击把废电池出售给没有处理能力的无资质企业或二手经销商。


  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对于规范回收企业缺少进项票问题,张天任建议,在终端产品销售上给予8%的增值税抵扣,以缓解合规企业因采购无票电池带来的处理成本压力。同时,针对磷酸铁锂电池处理"成本倒挂"情况,他建议,按1500-2000元/吨的标准给予回收处置补贴或税收优惠,以提高处置企业的积极性。


  对此,业内也存在不同声音。唐小林认为,如果原料充足,碳酸锂价格为4万元/吨左右时,磷酸铁锂电池回收不会亏损,"不要再补贴了,如果大家一窝蜂地钻进来,会出现全行业亏损。"他同时提醒,电池回收企业数量足够多了,且行业产能设计已出现过剩,不宜再鼓励大幅上马项目。


  上述业内人士同样认为,财政补贴恐难以落地,电池回收企业的经济问题还是要通过降本增效、技术进步和规模化来解决,"回收100吨电池可能亏本,回收10000吨就不一定了。"他进一步指出,行业亟待制定强执行力的电池回收法规,通过法律规范行业发展。同时,电池回收企业也要创新商业模式。比如,车企牵头与电池企业、金融机构、回收企业开展全产业链合作,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深挖电池资产全生命周期价值,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打击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黑市”刻不容缓

    打击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黑市”刻不容缓

    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凭借其安全性高、寿命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但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前期装载的动力电池已基本走完阶段性生命周期,废旧动力电池自2020年后迎来了集中退役高峰。
    2021-06-10
  • 动力电池回收“废料”价格贵过新货

    动力电池回收“废料”价格贵过新货

    近期,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出现涨价潮,不仅锂、镍等原材料价格以近10倍不等的幅度猛涨,连废旧电池的价格也在暴涨,甚至出现“废料贵过新货”现象,这让中游材料厂和电池厂利润承压的同时,也引发新能源车行业全面涨价。
    2022-04-24
  • “废料”价格比新货还高 价格倒挂给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添“新忧”

    “废料”价格比新货还高 价格倒挂给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添“新忧”

    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屡创历史新高,退役动力电池回收被市场认为是资源补充的可行手段。但据记者了解,当前,钴、镍、碳酸锂等材料的回收价格大幅飙升,甚至出现折扣系数倒挂——即退役电池“废料”比新货价格高的奇特现象。
    2022-05-19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莫让劣币驱逐良币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莫让劣币驱逐良币

    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其出发点之一是减少环境污染,算是一种远虑之举。但是,如果解决不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问题,因此造成环境污染,就违背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但从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情况看,似有近忧出现。
    2022-08-09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