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全会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并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根据公报,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百万亿元;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年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
重点一:增长潜力充分发挥
公报共5次提及经济“增长”。其中,对一年来的经济增长评价为“好于预期”;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要求“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目前市场和学界对“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的预测集中在5%-6%区间。
国泰君安证券预计,基准情形下“十四五”时期我国GDP的潜在增速年均为5.27%,年增速在5.0%~5.5%。资本要素贡献下降,劳动力质量红利上升,并推升TFP(全要素生产率)。数据超越资本、土地,与巨大的存量劳动力资本结合成为最活跃的新要素。
《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0)》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GDP增速总体将处于5%~6%区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点二:坚持科技创新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日前表示,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从2015年的71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335.6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6.9%,大大高于全社会研发投入的增幅。2019年的基础研究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历史上首次达到6%。
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证监会党委日前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提出,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创板关键制度创新、强化创业板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能力、发挥新三板服务中小企业的平台作用,引导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
重点三: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全会提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数字化发展。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认为,“十四五”期间基建设施特别是“新基建”中,交通、信息网络的建设仍是重点,特别是5G通讯基站、高铁网络、航空机场、区域内联通等相关方面。
重点四:坚持扩大内需
全会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粤开证券研究院策略分析师李兴认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期间一项重要任务。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推进,金融体系强化支持实体经济。市场端包括全面推行注册制、优化退市制度等;投资端包括全面对外开放、引入长期资金等;机构端包括支持金融行业做大做强、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等。银行机构将继续加强支持实体经济,完善公司治理。
重点五: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花长春表示,“十四五”期间,财政改革的两大重点,一是重构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二是大力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增进财政可持续性。
重点六:优先发展农业农村
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日前透露,农业农村部正在组织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基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现代种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数字农业农村、动植物疫病防控、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支撑。
重点七: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全会提出,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一是长三角将强化城市群“领头羊”作用,建立起统一规范的制度体系,形成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若干世界级制造业集群,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国际化优势发展金融等高端服务业,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三是京津冀将进一步完成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任务,同时加大对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力度。四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心,周边城市有望得到更多政策红利。诸建芳强调,未来五年仍会有更多城市群规划加速落地,例如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
重点八:推动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海通证券分析师陈兴认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虽然有所放缓,但是结构调整成为新的重要任务。这意味着在十四五期间,将更加注重经济质量的提升,其中绿色经济的推进将扮演重要角色。绿色经济的加快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环境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愈发突出。
重点九: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全会提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央行行长易纲此前表示,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仅要便利商品和要素的流动,还要推动规则制度型开放,增强制度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经济,也有利于全球经济。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曾指出,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扩大资本市场高水平双向开放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证监会将研究逐步统一、简化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渠道和方式,深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拓宽商品和股指期货期权品种开放范围和路径。加强跨境审计和国际监管执法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
重点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王汉锋表示,当下老龄化问题日益显现,完善养老与社保制度较为迫切。这不但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社会稳定发展,也有利于释放居民消费意愿、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可能也会有针对相关问题的举措。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