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再迎利好 8领域投资加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9-28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日前,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加强要素保障,促进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企业协同,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坚持市场主导地位,统筹协调狠抓落实,上下联动形成合力,重点先行先试。特别在优化投资服务环境方面,要深化 “放管服”改革,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包容审慎监管,增强企业投资意愿,激发社会投资创新动力和发展活力。


  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关于积极推进 “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重大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中国工业报注意到,针对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指导意见》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推动重点产业领域形成规模效应。二是打造集聚发展高地。充分发挥产业集群要素资源集聚、产业协同高效、产业生态完备等优势,利用好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开放平台,促进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三是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按照 “资金跟着项目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引导人才、用地、用能等要素合理配置、有效集聚。四是优化投资服务环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创新投资模式,畅通供需对接渠道,释放市场活力和投资潜力。


  加大重点产业建设投资


  在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方面, 《指导意见》主要列出以下八个领域:


  一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质增效。加大5G建设投资,加快5G商用发展步伐,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


  二是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推动创新疫苗、体外诊断与检测试剂、抗体药物等产业重大工程和项目落实落地,鼓励疫苗品种及工艺升级换代。


  三是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短板。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高档五轴数控机床、节能异步牵引电动机、高端医疗装备和制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生产,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


  四是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五是加快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 “卡脖子”问题,加快主轴承、IGBT、控制系统、高压直流海底电缆等核心技术部件研发。加快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高效储能与海洋能发电等新能源电力技术瓶颈,建设智能电网、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新型储能、制氢加氢设施、燃料电池系统等基础设施网络。


  六是加快智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支撑能力建设。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示范,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环卫、城市物流配送等领域车辆电动化比例。加快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和公共停车位的快速充/换电站覆盖率。


  七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试点示范。实施城市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小区内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及相关设施改造提升,推广节水效益分享等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模式,鼓励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推动节水服务产业发展。


  八是加快数字创意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数字创意产业与生产制造、文化教育、旅游体育、健康医疗与养老、智慧农业等领域融合发展,激发市场消费活力。


  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


  在打造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方面,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 《指导意见》指出,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培育和打造10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100个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和储备1000个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形成分工明确、相互衔接的发展格局,增强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力。


  启动实施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推进产城深度融合。


  启动实施产业集群产城融合示范工程。以产业集群建设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促进加快形成创新引领、要素富集、空间集约、宜居宜业的产业生态综合体;聚焦产业集群应用场景营造。


  启动实施产业集群应用场景建设工程,围绕5G、人工智能、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率先在具备条件的集群内试点建设一批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提高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


  实施产业集群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依托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科研单位等建设一批专业化产业集群促进机构,推进国家标准参考数据体系建设。


  《指导意见》强调,在增强资金保障能力方面,主要是加强政府资金引导,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市场主体投资。依托国有企业主业优势,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力度,并鼓励具备条件的各类所有制企业独立或联合承担国家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化等建设项目。(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