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在第30个全国土地日来临之际,新华社记者深入黑龙江、河南、湖南等粮食主产区发现,各地加大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希望的田野上,生机盎然,端牢中国人自己饭碗的底气更足。
土地整治,薄地变“宝地”
盛夏时节,在黑龙江垦区前进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大户盛军的400亩水稻连成一片,绿油油的稻苗长势喜人。前些年,这个地块有4亩多水泡子,不仅连不成片,还影响粮食产量。
地块的变化,得益于前进农场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盛军说,土地整治后,水泡子被填平,不但增加了耕地,还实现了土地平整、水渠相通、稳产高产的目标,亩产达到1000多斤。
黑龙江省宾县坡耕地面积大,侵蚀沟较多,黑土流失严重。当地通过秸秆填埋覆土等技术,实现侵蚀沟填埋再造复垦。目前,宾县利用这项技术,已完成5条、1602.6延长米、面积9.66亩的坡耕地侵蚀沟秸秆填埋复垦,为治理侵蚀沟走出一条新路。
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说,去年玉米生长季节,雨水较大,复垦耕地的作物不但没有受到内涝灾害,还喜获丰收。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副处长丁宏权说,通过土地整治项目,仅去年全省就增加约6万亩耕地,同时还把一些薄地变成了高产良田。
今年,河南省商水县张庄乡种粮大户邱守先种的小麦迎来丰收,亩产达到1300斤。前些年,农田基础设施不好,有的年份遇到旱情,亩产只有五六百斤。
这些年,商水县投入大量资金对农田进行改造和提升,建成了5万亩旱涝保收高产农田。当地农业部门数据显示,改造后的高产农田,比改造前亩产量提高230斤左右。
耕地保护,守好沃土良田
近些年,一些地方耕地退化,土壤板结,患上“化肥依赖症”。河南省西华县西华营镇种地“老把式”曹自堂种了几十年地,从一亩地化肥用量10斤到100多斤,耕地“越吃越馋”。
“耕地越来越板结,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保护耕地,曹自堂开始尝试使用生物制剂对土壤进行修复。他进行了试验,同样的高温天气,土壤修复地块玉米籽粒饱满,亩产达到了1400斤,其他地块则出现减产。
为推动土壤修复和农业绿色发展,西华县拿出专项资金,开展“减肥”行动。通过种子肥料同播,提高化肥使用效率,不少农民化肥用量减少20%,土地更绿色健康。
有的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守好沃土良田。湖南省华容县三封寺镇泰和村种粮大户敖文华对绿肥作物紫云英的好处深有体会。
敖文华说,紫云英富含有机质,还田后改善了土壤结构,产出的稻谷、芥菜先后达到国家绿色食品标准,被当地专业合作社高价收购,收入增加了两成。
耕地是农业之基。针对黑土地退化现象,近年来,黑龙江省实施耕地轮作休耕、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黑土地保护措施,让黑土地更黑更“有劲儿”。
高标准农田,端稳中国饭碗
在黑龙江省庆安县东禾农业有机水稻高标准农田基地,“方田化”的稻田规整有序,沟渠相连,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蔚为壮观。田间竖立着一个个微型气象观测站,显示着当前的温度、降水等数据。
“这些数据对水稻生长极其重要,如果某些数据超过正常值,就会发出预警,田间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该基地负责人杨晓萍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改善提升了黑土地生产条件,增强了土地产出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王金会说,黑龙江省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地力提升等为重点,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龙江粮”。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现“藏粮于地”的重要手段。截至去年,黑龙江省累计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548万亩,今年将再建设843万亩高标准农田。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大举措。2020年底,我国将确保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让中低产田实现高产稳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记者王建、宋晓东、周楠)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