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一重”加速推进 健全多渠道融资体系很关键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6-24





  今年全国两会以后,从中央到地方,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的“两新一重”项目正在全国加速推进。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建设智慧广电平台”“推进5G网络向县城延伸覆盖”。


  此外,《通知》还围绕健全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和县域经济培育设施等4个方面,明确提出了17项建设任务,优先支持东部地区基础较好县城建设,有序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城镇化地区县城建设,合理引导其他县城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近日表示,下一步,将围绕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更加注重城市的更新和城市治理,提高对产业和人口集聚的支撑能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主任何代欣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一段时间,各省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两新一重”项目建设,这对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起到了稳定作用,还能强化公共福利。


  各地发力“两新一重”建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此外,还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围绕这一部署,近一段时间,各省强化高质量有效投资、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都在积极酝酿。前不久,湖南召开会议要求,将抢抓重大政策机遇稳投资,聚焦“两新一重”建设,精准谋划一批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据湖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发改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扣《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抓实抓细“六稳”“六保”工作,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聚焦“两新一重”扩大有效投资。


  6月16日,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落实好出台的稳投资政策措施,抓好“两新一重”各项任务,按照“网格化”抓投资、抓项目的方式,全力推动投资和项目建设。目前,全省全年计划实施项目已达8500多个。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记者注意到,辽宁省将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投资,积极储备、推介优质投资项目。今年计划新建4G基站1万个、5G基站2万个,并同步建设电力、光纤宽带及网络等配套工程。移动、联通、电信、铁塔和电力公司分别打造5个打捆项目,计划总投资200亿元。


  在能源方面,6月16日,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的中国石化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建成投产。据记者了解,该项目是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投产的最大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1000万吨/年炼油、80万吨/年乙烯项目及相关辅助配套工程。该项目预计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可实现年利税260多亿元,拉动超2000亿元下游产业,将成为湛江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在交通方面,记者了解到,牡(丹江)佳(木斯)客专高速铁路也已进入铺轨施工阶段。该重大项目建成后,将与哈牡客专、哈佳铁路共同构成黑龙江省东部快速铁路环线。


  据了解,牡佳客专跨越5个地级市,线路内计划有牡丹江站、林口南站、鸡西西站、七台河西站、桦南东站、双鸭山西站、佳木斯站7座车站,工程正线全长371.6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


  “重大交通工程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举例说,正在加快推进的川藏铁路既能改善沿线地区特别是西藏的对外交通运输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对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7个,总投资1298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


  亟待扩大多渠道融资体系


  记者注意到,除了国家重大项目外,企业投资项目也在密集落地。6月16日,西安经开区管委会、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与宇电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将在电池技术领域展开合作.该项目总投资约103亿元,建成后将提升经开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和生产制造水平,弥补西安新能源汽车电池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短板”。


  此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也发布了总投资247亿元的“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


  不可否认,加强“两新一重”建设,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拉动作用,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有序发展,还将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能力及满足老百姓就业安家的美好愿望。


  何代欣表示,从中央到地方,今年稳投资的路径图已经很明确。牡佳客专、川藏铁路等重大交通、能源等项目将扛起民生重担;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推进势必会造成融资问题凸显。


  对此,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林致远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由于“两新一重”项目投资周期长且规模大,因此还需要打通多种融资渠道,扩大有效投资。


  在融资方面,林致远说,一方面要科学论证,提高资金投放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要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平等参与其中,确保投资能够持续发挥效益。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建议灵活安排融资模式,鼓励商业金融机构通过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多种方式参与项目。建立健全吸引民间资本投资重点领域的长效机制,继续破除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隐性障碍,提振市场主体长期投资经营信心。


  在何代欣看来,下一步还需要改革政府投融资体制,激发市场资本投入到“两新一重”建设,以当前市场资金规模和各方面投资实力及能力来看,将对市场带来非常大的吸引力。


  何代欣强调,在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市场活力,让更多的市场资金能够进得来、落得住,保障收益等方方面面做一些体制性建设,并且把这些体制性的建设真正落实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运营建设当中。(记者 梁文艳)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两新一重”:兼顾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

    “两新一重”:兼顾总量增长与结构调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两新一重”建设成为全国两会会场内外关注的热词。“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020-05-29
  •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两新一重”  支持民企平等参与受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两新一重” 支持民企平等参与受关注

    除传统基建外,今年“新基建”步伐明显加快:先是2月2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随后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
    2020-06-02
  • 强动能补短板 “两新一重”投资全面提速

    强动能补短板 “两新一重”投资全面提速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列出方案、计划、清单,抓紧推进和储备重大投资项目。
    2020-06-18
  • “两新一重”扛鼎 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

    “两新一重”扛鼎 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

    时至年中,大批重点项目密集开工,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纷纷部署进一步加大有效投资,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在内的“两新一重”成为重点。
    2020-07-03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