纾困赋能扩需求 一揽子政策措施加码护航民营中小企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0-05-14





  护航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从加快优化营商环境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从帮助开拓“两个市场”到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到力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政策措施,纾困赋能扩需求多路并进,为民营中小企业持续注动力、增活力、拓空间。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指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项决策部署和惠企政策正在加快落实,中小企业经营情况出现积极的边际变化。但也要看到,经济全面复苏需要时间,当前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复杂严峻的局面。


  近一个月,国务院相关部署层层深入,力度不断加大。4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研究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支持。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除上半年3个月租金。5月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对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适当延长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支持其多渠道融资,并创设政策工具支持银行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从中央部门到地方也在加快行动,合力打出纾困、减负、赋能组合拳。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支持中小银行加大涉农、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引导实际利率下行,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和制造业信贷投放,支持企业恢复发展。


  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介绍称,全国向320万户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423亿元,中小微企业受益面大幅扩大;国务院国资委介绍称,国有企业主动让利,降电价、降气价、降房租、降资费。


  在企业转型赋能方面,工信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积极上平台,切实解决产品滞销、订单不足、人才不够等问题,帮助更多中小企业降低采购、分销、融资等成本,线上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率先通过数字化赋能成为标杆中小企业,促进企业复工复产、加快转型。


  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当前,护航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掷地有声,并不断加码升级。“民营企业是推动经济恢复和‘六保’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一环。新一轮政策更加注重回应企业的需求和关切,以及政策的落实效果,更加关注营商环境的优化和改革,为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指出,通过减税降费等阶段性措施,实质性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运营成本、拓展盈利空间,充分体现国企责任担当,通过主动让利帮助民营中小企业减负增活力等,也是近期政策的突出特点和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促进民间投资,引导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成为重要的施策方向。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突出抓住两大方面,一是努力扩大总需求,二是加大金融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其中,在努力扩大总需求方面,会议提出,要加快重大项目投资、促进民间投资,与此同时注意发挥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努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不少地方展开行动。比如,北京市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20条措施,进一步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吉林省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激发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活力。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台《关于加快培育优势高成长民营企业的十二条政策》,加快培育优势高成长企业集群,打造民营经济发展新高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当前,供需双侧下降是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政策着力点要进一步聚焦于扩大需求和恢复供应上,必须优先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刘兴国认为,市场预期不佳、整体盈利水平不高等制约民间投资增长,未来要加力完善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多措并举激发市场需求。


  在刘哲看来,民间投资恢复需要经历流动性改善、盈利恢复和信心提升三个阶段。在前期金融支持、减税降费等政策加快落地后,企业流动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前,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企业生产和盈利均进入恢复期,但消费端恢复仍弱于供给端。“下一步关键在于采取针对性措施,集中力量实现‘三同步’,即推动消费与供给同步复苏,上下游产业链同步复苏,大型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同步复苏,打通供需良性循环,保证企业盈利改善的持续性,提升企业中长期的经营和发展的信心,进而稳投资、促投资。”


  一方面要帮助民营中小企业纾困减负,一方面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如何兼顾实现目标?刘向东指出,对于民营中小微企业,纾困仍是紧要之事,同时还需要在纾困过程中引导企业及时转型,聚焦主业,提升竞争力,这也是民营中小微企业今后抵御风险的重要支撑。


  刘兴国表示,民营中小企业脱困发展,不能过度依赖政府或金融机构帮扶,要想在竞争中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只有数量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才有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记者 班娟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新电改再提速全面进入攻坚期 民营参与呼声大

    新电改再提速全面进入攻坚期 民营参与呼声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下一步要加快电力市场和电力交易机构建设运行,有序放开增量配电业务,加大售电侧改革力度。
    2017-11-01
  • 央地政策连发再促民资参与PPP 鼓励民营企业控股

    央地政策连发再促民资参与PPP 鼓励民营企业控股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多个省份了解到,为推进民间投资,中央和地方层面推进PPP模式发展的新一批政策日前陆续出台,新政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将进一步提升民间资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017-12-04
  • 我国民企2700万家 民营经济财政收入占比超50%

    我国民企2700万家 民营经济财政收入占比超50%

    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2726 3万家,个体工商户6579 3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GDP、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均超过60%
    2018-05-02
  • 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攻坚战打响

    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攻坚战打响

     8月末,一场为期三天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沈阳举行。《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无论是民企500强数量还是民间投资数据,各地分化依然明显。东部地区入围民企500强数量高达396家,占据八成,东北地区只入围9家,不足2%。
    2018-09-02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