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显现 行业风险可控——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回应金融热点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金融政策陆续出台。政策实际效果如何?如何增强企业获得感?疫情影响下,银行业保险业风险形势怎样?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市场热点。
政策效果显现 不断提高企业获得感
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单独或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总体来看,这些政策实施比较顺利,效果已初步显现。”黄洪说。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3%。一季度对企业、商户和个人经营者发放的信用贷款增加2.5万亿元,增量接近去年同期的2倍。
扩大续贷规模,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一季度银行机构共办理续贷5768亿元,其中近九成资金投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截至3月末,银行机构已对约8800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实施延期。
支持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一季度末,银行业对21.8万户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日常资金周转支持,余额21.4万亿元;对29.7万户产业链上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余额5.8万亿元;对35.3万户产业链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余额9.3万亿元。
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仍有企业反映感受不明显。黄洪表示,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一些企业可能不符合条件、一些企业因不了解相关政策没有提出申请,以及一些银行保险机构在贯彻落实政策上工作不够细致、服务能力没有跟上等。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加强窗口指导、政策辅导、监测统计、总结评估等,督促指导银行保险机构用好用足用活相关政策支持,确保政策落实不打折扣、政策效力不层层递减,不断提高企业的获得感。”黄洪说。
不良贷款有所上升 风险完全可控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冲击,当前银行业保险业风险形势如何?
黄洪表示,疫情冲击下贷款逾期和违约情况增多,不良贷款有所增加,但银行业仍保持较强风险抵御能力,各项监管指标均处于较高水平。
“一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上升,目前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0.06个百分点。其中受疫情影响较严重的一些小微企业,餐饮、住宿等行业上升相对较快一点,这在我们的预估范围内。”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说。
他表示,正在密切关注和分析二季度和今后一段时间不良贷款的情况,今后还会有一些上升,但幅度不会太大,风险完全可控。一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4500多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10亿元。
“我们要求银行在当前情况下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支持中小微企业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支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其实就是银行防风险本身的一个举措。”肖远企说。
保险业方面,黄洪表示,保险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业务发展承受巨大压力。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幅同比下降13.6个百分点。
“今年保险业虽然业务发展速度比去年同期增速有较大放缓,但现金流状况由于业务结构的调整有了明显好转,流动性非常稳定,具备较好的抗冲击能力。”黄洪说。
全力以赴深化中小银行改革
中小银行是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之一。当前形势下,如何增强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表示,由于中小银行自身管理能力和经营实力有限,特别是客户群体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的疫情冲击比较明显。银保监会正在全力以赴推动深化中小银行改革和化解风险工作,已经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今年中小银行市场化重组方面的力度会比较大、措施会比较多。
中小银行的公司治理一直是监管重点。曹宇表示,目前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已经取得初步成效。银保监会去年针对股东股权与关联交易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查处了3000多个违规问题,清理了1400多个自然人或者法人代持的股东。从2018年起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开展了专项排查,目前已责令违规股东转让股权33.4亿股。
曹宇表示,目前包商银行等机构的风险处置和改革重组工作正有序推进。对于社会较为关注的其他问题机构,相关股权重组方案目前已经相继出台,涉及的问题股东也正在有序清退。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加强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建设仍任重道远。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清理整治力度,加快推进股权集中托管等工作,进一步严格股东资质审核,强化穿透管理。”曹宇说。(记者 李延霞)
转自:新华社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