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9-12-23





  11月份的宏观数据全面好于市场预期。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经济面对下行压力的韧性,展现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雄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在“六稳”政策持续发力下,对经济产生了良好的托底效应。由于政策是主要推动力量,2019年宏观月度数据波动率较大,不能简单对单月数据过度解读,更要关注累计数据变化和市场内生动力。

  经济指标回暖 完成预期目标无忧

  内需带动下,工业和服务业超预期向好。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加快1.5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与1-10月份持平。

  投资增速平稳,民间投资小幅回升。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5%,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0%,制造业投资增长2.5%,房地产开发投资依然稳定,增长10.2%。

  月度社会零售品总额回暖。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网上销售维持了较快增速。

  外贸外资保持稳定。以人民币衡量,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5%,进口与去年同期相同。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储备出现明显反转,稳外资基本实现。

  价格涨跌互现,通货膨胀压力可控。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0.2%,影响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非食品中,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降10.8%和11.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4%,走势较为平稳。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在全年指标之内。

  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宏观景气持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11月份PMI供需两端均有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2.6%和51.3%,环比分别上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下半年以来的高点。

  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加快。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从景气指数看,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7%、51.0%和51.1%,均连续两个月上升。从增加值来看,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8.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7个百分点、2.3个百分点。服务业结构也持续向好。1-10月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分别增长12.0%、11.5%和11.4%,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2.9%、2.4%和2.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快于全部投资8.9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1%,增速高于全部服务业投资6.4个百分点。

  11月份,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8.2%,保持稳定增长。1-1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2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43万亿元。第三季度银行业资产规模持续扩大,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压力较大,资产同比增速小幅回落。

  数据超预期 体现了政策累积效果

  中国经济韧性发挥托底作用。11月份超预期根本原因是目前市场忽视了中国经济韧性,对中国经济的底估计过低。中国经济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有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这些基础性因素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韧性。中国经济可以保持在平稳增长轨道,不会出现崩盘式下滑。

  “六稳”政策叠加累积发挥稳定作用。在稳外贸方面,首先是贸易多元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使出口、进口、贸易格局、投资格局多元化。其次,通过进口博览会等举措向全世界表明我国开放的决心,优化国内消费环境。

  在财政政策方面,2019年通过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强财政逆周期调节功能。截至10月份,相比3.8%的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公共财政支出增速达到8.7%;相比8.7%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速达到22.6%。

  2019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定位,边际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体现在市场利率的下行中。2019年信用债的各券种平均发行利率均较2018年同期有所下降。

  在“六稳”政策支撑下,宏观经济呈现了稳定运行态势。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各类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债务风险得到较好缓释,各类信用债的违约率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营商环境改善持续,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城镇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25-59岁群体调查失业率为4.6%,继续保持在5.5%以内的目标区间中。前3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持平,直接稳定了消费。

  周期性因素正向波动。首先是暖冬提升基建,带动粗钢水泥等需求。结合钢铁、水泥价格的区域差异看,气温偏高地区的价格上涨幅度也的确偏大。其次是汽车产销上升。11月汽车产量结束负增长,销量增速降幅继续收窄,行业持续复苏中。最后是伴随着房地产进入竣工期,石膏板、防水、涂料等装修建材的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总体看,“六稳”政策是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使得月度数据波动加大,未来还是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上行。

  处理好“稳”和微观“活”的关系

  中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根本性问题还是结构性因素带来的趋势性下滑,在这些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之前,经济企稳都还需要宏观政策支撑。

  要经济平稳,需要处理好宏观“稳”和微观“活”的关系。第一,并不是微观活就一定会保证宏观稳。微观的活力可能来自于资金空转、资产市场泡沫等等渠道,并不是实打实的经济发展。所以,微观的活要以宏观稳为导向。第二,宏观稳和微观活可能存在着激励不兼容。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与市场微观主体相一致的协调机制,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合力,加快构建地方政府的正向激励机制。第三,宏观经济稳定是保证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核心是加快结构性调整和体制改革。(于泽)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品牌建设让中国经济展现“活力”和“韧性”

    全球最大传播服务集团WPP和旗下的市场调研机构凯度华通明略20日发布BrandZ2017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榜单,为观察中国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一幅生动图景。业内人士指出,依托品牌建设,中国经济正在展现“活力”和“...
    2017-03-23
  • “对中国经济无需太多担心”

    “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来源于结构性改革和经济转型,这是支撑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联席首席执行官孙玮在近日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道。
    2017-04-10
  • 多项指标向好 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或达6.8%

    根据安排,国家统计局将在4月17日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与去年同期不同的是,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更强了。分析人士预计,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继续延续去年四季度向好趋势,同比增长达6 8%,年内余下三季度增速将会逐步放缓至6 5%
    2017-04-10
  • 中国一季度经济延续回暖态势几成定局

    从近期政策动向以及发布的各项经济数据来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季度经济延续回暖态势几成定局,二季度至少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调迹象。
    2017-04-1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