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30516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970.6倍。在实现数量扩张的同时,我国制造业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多个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制造硬核,一系列尖端领域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作为国民经济主要支柱、技术创新重要来源,70年来中国制造业崛起史铺就了强国之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又一伟大奇迹。
70年前的旧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经济规模迅速壮大。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18年突破30万亿元大关。我国工业国际影响力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多个世界领先正书写中国制造奇迹。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数据,中国22个制造业大类行业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皮革、基本金属等产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30%,钢铁、铜、发电量、造船、汽车、计算机等数百种主要制造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我国工业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与此同时,随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技术已从跟跑到领跑。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信设备产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500强榜首;高速铁路机车及系统成为“中国制造”靓丽名片;移动通信、语音识别、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C919大飞机、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多个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制造自主创新实力。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我国制造业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表示,我国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从劳动密集型传统加工制造业起步,随着规模不断壮大,又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强化技术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带来制造业增长的“加速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非凡成就,实现了产品“从无到有”、体系“从残缺到完备”、结构“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跨越。依托完备产业基础和综合成本优势,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对外贸易实现量质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2013年-2018年,全国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9.6%,其中制造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6.8%,制造业投资呈现出结构加速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推动制造业装备水平不断升级,向中高端迈进。“中国制造”还在加快升级为“中国智造”——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但与美、日、德等老牌制造强国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正在加速兴起,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卢卫生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我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要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抓好抓实抓细,确保落地见效。
刘向东表示,迈向制造强国,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一方面,着力突破“卡脖子”的技术瓶颈,特别是加快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研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推进制造业产品质量变革,通过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深挖传统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建设一批高端科技人才队伍,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的全过程科技创新生态链。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下一步需聚焦于技术研发,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改善供给质量和结构;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成本、土地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提高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投资回报率;以两化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瞄准技术前沿,围绕重点领域优化政策组合,促进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
在专家看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推进,我国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加快迈进,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历史奇迹。(记者 班娟娟 郭倩 实习生 高文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