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2日发布的5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信贷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在一季度放量增长后已逐步回归平稳,并较4月小幅回升。具体来看,5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4万亿元,较上月多增408.31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66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18万亿元,较上月多增1600亿元,同比多增313亿元。
虽然受季节性等因素影响,部分金融数据略低于此前市场预期,但业内人士表示,信贷和社融增速基本合理,市场流动性也较为充裕,考虑到当前经济增长面临多重压力,预计货币政策仍将在维持稳健基调基础上加大预调微调,以维持结构性宽松。
从信贷结构看,5月的信贷投放主要依靠居民贷款支撑,企业贷款需求仍维持低位。5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625亿元,贡献了新增贷款的56.14%,占比较上月有所上升,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94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67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5224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增加120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24亿元。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指出,当前宽信用政策效果显现,融资条件出现初步改善,“考虑到稳杠杆非标融资边际回暖以及需求弱复苏的背景,我们认为今年社融增速会好于去年,不过一季度社融增量相对于往前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未来高增速的社融难以持续。”
对于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势,多机构认为定向降准降息仍存空间。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预计,央行一方面会继续使用数量型货币政策,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定向降准等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有望再次启用价格型货币政策,即通过调降OMO、MLF、TMLF等政策利率的方式降息,同时逐渐建立从政策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的有效机制,有效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同样认为,央行可能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下调LPR、定向降准、降低TMLF操作利率等政策,甚至降准、降息来维持流动性稳定,以配合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中小微和民企融资成本。不过他同时强调,由于我国2018年以来已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未来全面降准的空间有所压缩。(记者 向家莹)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