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地成为第三批正式挂牌的自贸试验区,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自此形成"1+3+7"的格局。相比前两批自贸试验区,第三批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过去,我国的开放格局是东部开放快,中西部相对落后。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各项开放政策的落地,中西部地区开放脚步正在加速,"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欧班列的发展则使中西部站在了开放的前沿,"东西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硕果累累
"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政务改革、国地税一窗通办、无申请退税、先出区后报关、先放行后改单等5项创新成果已通过国家层面推广,内外贸同船运输货物智能放行等21项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这是湖北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一年多来的多项改革创新成果。
河南自贸试验区自挂牌运行以来不断取得突破:在全国率先通过手机短信验证方式"零见面、无介质、无纸化"办理电子营业执照,形成全国首个《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正面监管工作指引》及十余个配套操作指引。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自贸试验区成立一年多来,成功开立了全球首份"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迈出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的"关键一步",充分发挥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作用,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挂牌一年多以来,四川自贸试验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两批共142项省级管理权限下放,99项"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已探索形成以"公证'最多跑一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铁路运单金融化创新"为代表的350个制度创新成果。
作为改革"试验田",陕西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释放红利,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数据显示,陕西自贸试验区揭牌至今新增市场主体27595家。1~9月,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10686家,其中外资企业171家;货物进出口总额1939.79亿元,占陕西省进出口总额的75.2%。
此外,陕西自贸试验区还"以农为本",依托杨凌功能区,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重点,建设"一带一路"上的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截至10月底,杨凌先后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合作协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和各项开放政策的落地,以航空港为枢纽的中西部地区已经站在了开放的前沿。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欧班列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向西开放已取得显著成果,很多城市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支点。
发挥优势
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形成了平衡全国区域开放的新格局。
目前,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正在抓紧推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及《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工作,预计2019年3月底前完成。"对于中西部地区,除了鼓励外资更多投向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之外,还将突出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劳动力等优势,积极承接外资产业转移,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合作,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鼓励边境城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日前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
刘向东表示,随着《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的修订完善,中西部地区将来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特别是东部难以承载的产业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中西部地区将享有与东部地区相同的政策利好。
他进一步强调,相对于东部来说,目前中西部地区拥有劳动力、生态、土地等低成本优势,对很多内外资企业有较大的吸引力,因此地方政府有必要优化营商环境,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招商政策,吸引更多内外资投资设厂。从企业层面看,企业应加快推进兼并重组,积极与跨国公司开展合作,推进跨国公司的本地化经营。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