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投资是下半年中国经济的任务之一,记者注意到,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稳定有效投资工作力度明显加大,多地出台了基建等领域补短板计划,促进民间投资成为一大着力点。
多地出台基建投资计划
今年以来,广东、青海、江苏等十余个省市陆续出台补短板计划,从各地发布的政策来看,补短板计划多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
广东省发改委7月份发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在已纳入2018年省重点项目计划部分中,投资计划涉及9大类18个项目,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
青海省政府7月份下达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目标,安排重点项目共计190项,主要涉及水利、交通、能源、信息、城镇基础设施、产业优化升级、生态建设及民生改善等8个方面,项目总投资85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00亿元。
根据江苏省发改委印发的《关于下达补短板重大项目2018年投资计划的通知》,要确保200个重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00亿元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对于稳增长作用重大,尤其是在薄弱领域加大投资,不仅将有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而且也将助力补短板、惠民生。
多部委发力支持补短板、稳投资
近期,多部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补短板、稳投资。
8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提出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对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作用,要求加快专项债券发行进度,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不受季度均衡要求限制,各地至9月底累计完成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剩余的发行额度应当主要放在10月份发行。
“今年前八个月基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现在扩大投资,加快债券发行,对稳基建起到良好的作用。”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8月18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要求支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推动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在不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加大对资本金到位、运作规范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的信贷投放。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体制政策室主任吴亚平告诉中新网记者,现在一些企业、金融机构等对政策的理解有一些偏差,很多原本要投资的项目甚至在建项目都停了下来,相关政策的发布明确了稳投资的导向,预计下半年的投资会回稳。
地方政府债发行加速
事实上,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正在加快速度。
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强相关方面衔接,加快今年1.3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进度,在推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上早见成效。
9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补短板项目建设,地方政府要将专项债券已筹资金加快落实到补短板项目。
“发行地方债最大的作用就是解决地方基建项目资金难的问题,”吴亚平告诉记者,地方债的发行有限额,风险是可控制的,上半年地方上可能还有所顾虑,下半年发行加速,十月份应该就能完成发行。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9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在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稳定有效投资,不断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把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能够增加有效供给、补齐发展短板的领域。
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要稳投资,扩大民间投资至关重要。
为扩大民间投资,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深化投资领域“放管服”改革,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交通、油气、电信等领域推介一批以民间投资为主、投资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项目。
多地陆续推出一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目前,浙江、广东、四川等多个省市推出面向民间投资推介重点领域项目清单,总投资规模近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巡视员刘世虎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会同有关方面加快破除各类不合理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补短板等重点领域的附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在吴亚平看来,民间投资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民间资本要练内功,不管是投产业项目,还是投基础设施项目,要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投融资能力,有一些方式可以去尝试,例如成立产业基金。就地方来讲,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很重要,对民营企业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否则民间投资很难落地。(谢艺观)
转自:中国新闻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