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经济补短板引民资大幕开启 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9-07





  西部经济补短板引民资大幕开启。《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目前西部各省(市、区)正在梳理此前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落地情况,对取得的效果、经验和不足等进行评估总结。国务院督查组也正在西部多地密集调研督导西部开发工作。


  据了解,目前,宁夏、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广西等西部12省份均在加快重大项目投资进程,包括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会督促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增补重大项目申报,谋划储备一批新项目等。其中,公路、铁路、民航、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是重点,吸引民资参与成为突出亮点,包括推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民间融资多元化等引民资新政将加快释放。


  8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突出重点补短板,抓紧推进一批西部急需、符合国家规划的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将加大支持,西部地区也要通过深化改革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


  西部地区正抓住新机遇加快重大项目投资进度。“我们在积极争取一些项目列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清单。比如太中银铁路宁夏段增建二线,已经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纲要,但未能进入铁路总公司‘十三五’规划,我们正在呼吁‘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时列入。”宁夏发改委西部开发处工作人员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了解,西部12省份均围绕推进重大项目进行了最新部署。比如四川提出,紧盯700个省重点项目特别是100个省级重点推进项目;新疆开展了重大项目储备摸底调查工作,并对2018年新开工项目、2019年新开工项目和2020年及以后年新开工的项目进行分类,提交国家重大项目库;广西组织开展了2018年第二批增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申报工作。


  “目前看,这些重大项目主要是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治沙造林、流域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补的是交通基础薄弱、能源利用效率不足、自然环境恶化的短板。”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王燕武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以前宁夏的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制造业领域,但受房地产去库存和宏观经济影响,投资出现下滑,观望情绪比较浓厚。”宁夏发改委投资处负责人张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下一步将重点投向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包括铁路、公路、水利、公共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等。”


  如此多的重大项目建设,钱从哪里来?除了财政支出外,吸引民间投资成为重要抓手。据悉,贵州日前面向省内外推出武隆至道真、惠水至平塘等高速公路招商引资项目14个共1422公里,总投资约2387亿元,吸引和鼓励各类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广西推出2018年第八批引入民间资本项目共计658项,计划总投资约5258亿元。张钊告诉记者,近期宁夏梳理了向民间资本重点推介的项目,下一步会召开项目推介会,预计将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包括总投资在300亿元左右的两个高速公路项目有望率先推出,做出示范引导。


  吸引民间投资不能仅依赖项目本身。“要靠收益率才能吸引民资进入,我们正在对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探索,例如能不能拉长特许经营权期限,让企业有钱赚。”张钊称。


  据了解,宁夏研究制定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改革实施方案,计划2018年底前全面推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所有行业和领域。同时正在制定自治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和自治区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为扩大民间投资营造良好环境。


  不少地方还在推动建立政府投资基金、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以及推动民间融资多元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西部地区呈现南快北慢的分化态势。据悉,发改委正牵头研究起草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将在加强分类指导上强化举措。


  “还需要区别对待各省份的转移支付和财政投入力度。一是适当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较小的省份加以倾斜,发挥西部大开发‘均衡发展’和‘补短板’的作用;二是适当增加对单位财政支出效率较高的省份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王燕武说。


  此外,王燕武建议,在现有资金政策体系下,增加西部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西部地区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支持西部地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适当降低西部地区担保机构的申报条件,鼓励各类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设立西部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西部地区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记者 班娟娟 王璐 于瑶)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