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7月底8月初,发改委重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批复长春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总投资787.32亿元。两周后,苏州轨道交通4条线路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涉资950亿元。统计数据还显示,7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7个,总投资776.9亿元。
记者梳理各地发改部门信息发现,各地相关部门也正抓紧时间落实有效投资项目。例如,本月9日,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程用文到随州调研时提出,要抓项目扩投资确保完成全年目标;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林骏蹲点调研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青海省发改委第三督导组赴海西州开展投资项目专项督导检查;安徽省发改委召开推进重点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专题会。
不仅如此,此前广东省发改委发布了九大类18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9万亿元;江苏省在6月底发布了补短板投资计划,要求确保年底投资3600亿元以上;浙江省发改委召开大湾区建设推进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将开展湾区现代交通建设行动;青海省下达2018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重点建设项目责任目标,总投资85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800亿元。
“要把补短板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基础设施领域的补短板力度,比如一些路网建设,很多高速公路之间的互联互通不够,实际上路网之间互通后,整个城网效应就会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流畅性和通畅性就会提高很多。”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兼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说。
“加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不是说一定要非常大的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切切实实补短板。例如有一些民生基础设施,像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要补短板。”国家发改委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新闻发言人丛亮强调,补短板不仅仅是指基础设施的短板,而且包括公共服务的短板和传统产业的短板,包括高新技术产业的短板。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尽管诸如铁路、地铁、机场等传统基建项目面临投资饱和问题,但重启轨道交通、电力投资、乡村振兴等基建领域还有广阔的发力空间。
记者获悉,交通部也在研究补短板的政策措施,且近期多地已公布下半年补短板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交通领域投资规模或达数万亿元。而且,资金来源较以前有所拓宽,在8000亿元地方专用债待发的同时,发改委正在密集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专题调研,相关机制改革有望进一步创新和深化。
根据交通部年中会议部署,下半年要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推进剩余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交通部还要求,积极服务国家三大战略和雄安新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建设;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夯实项目储备,争取做到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
“下一步主要是弥补中西部交通基础设施滞后的短板,包括铁路、高速公路还有农村道路建设等方面,东部地区重点则是一体化,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互相支撑。”交通相关部门人士称。(于祥明)
转自:上海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