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关键年。《经济参考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其中26省市明确提出向外资开放,养老服务业巨大市场即将开启。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记者还获悉,为了更好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挖潜经济新动能,有关部门正密集展开专题调研和研讨会,养老服务业或迎来新一轮新政助推。包括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养老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等。此外,还将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将养老服务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协调,着力解决养老服务业面临的融资难、用地难、发展难问题。
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
2016年12月,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此后,地方陆续提出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继民政部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列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后,养老服务市场放开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有29省市相继提出开放养老服务市场,26省市明确提出向外资开放。
在业内人士看来,养老服务市场加速开放,一是为了应对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二是为了促进国内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7.3%。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预计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左右。
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意味着养老服务需求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刚性增长。然而,我国养老服务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却很突出。“一是养老服务存在明显的资源结构不平衡问题。二是服务供给结构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构之间存在明显不适应,部分高质量机构‘一床难求’的同时,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保持较高水平。”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关博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揽子鼓励新政蓄势待发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部委获悉,为了助推养老服务市场快速发展,一揽子鼓励新政蓄势待发。
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方面,将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加快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在配套政策保障方面,将使养老服务相关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化规划、区域规划等相衔接;着力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多样化信贷支持。
“为解决用地问题,还可能建立养老服务设施土地资源公开化体系,出台支持整合改造闲置资源发展养老服务的实施细则,为解决资金问题,可能设立养老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及实施细则,创新金融手段采取房地产证券化的方式减轻融资压力。”一位权威人士表示。
PPP模式也仍被看好。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民政部7月6日召开了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研讨会。未来仍将借助PPP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业。“PPP模式能够降低养老服务发展融资和运营成本,提高闲置场地使用率,进而解决用地难问题。”关博说。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以PPP模式发展养老服务业,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在当前养老服务业刚刚起步,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下,为了激活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政府应当以“筑巢引凤”的姿态,提供硬件保障、政策支持和系列公共服务,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做好监督。
第六大“社保”亟须加快向全国推广
不少专家还表示,推动社保“第六险”长期护理险加快在全国扩围将成为发展壮大养老服务业另一个重要政策发力点。
7月6日,国家卫健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护理服务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对护理服务业所作的首个顶层设计。《指导意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长期护理商业保险,以及与老年护理服务相关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经在青岛、上海等15个试点城市和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的非试点区域展开,覆盖人群大约为4800万。截至2017年底,超过7.5万人享受到保障待遇,赔付护理保险金大约5.7亿元,基金支付比例超过了70%。“在有效减轻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经济负担的同时,带动了试点地区相关产业投资约70亿元,直接拉动就业4万多人次,有力促进了护理服务业市场的发展。”和君咨询业务合伙人,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卓君说。
“长期护理保险解决了养老机构购买资金难题,引导居家社区护理服务力量加快培育形成。提高了医疗与养老服务的结合效率,解决了医疗机构长期压床问题和部分基层机构‘吃不饱’问题。”在关博看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向全国范围扩大已是大势所趋,下一步应加快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基本政策框架。
张盈华对记者表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年试点期已到,随着国家医保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下一步就要对试点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不过,全面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存在多个难点。张盈华认为,从总体上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推开尚缺两个重要条件,一是还没有统一的失能鉴定和等级评定标准,二是各地试点方案差异大,还未达成最终的共识。试点评估工作首先就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
在曹卓君看来,长期护理险的推广与实施,首先将作用于医养结合类服务。既可减轻目前医疗机构以及医保的压力,也能加强老年人对非医疗护理服务的消费能力与支付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但是,我国尚未大面积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因此医养结合的支付,包括如何对接医保在实操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困难。
筹资、责任界定等也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突出问题。曹卓君表示,仅依靠社保基金划转很难支撑,广泛推行必须建立在长期照护类的商业保险基础上,同时需要更为合理的筹资机制和符合中国特色的市场化机制,确保基金长期收支平衡。(记者 班娟娟 实习生 牛万星)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