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声一片——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仍维持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上涨态势,对部分制造业企业造成较大压力。广州一家大型知名日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反映,2017年,该企业原材料成本支出增加10亿元,导致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仅为2.7%,远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同比11%的增速水平,“利润增幅堪称历史最低,企业压力空前”。
不少企业负责人认为,此轮上涨既受国际经济周期变化等外部因素影响,也有去产能、环保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上依然缺乏主导权。有关企业建议,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为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成本上涨蚕食制造业利润
价格上涨、压力巨大——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东、河南等地调研时听到的普遍呼声。广东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一季度,该部门实地走访调研了26家企业,其中18家企业反映原材料成本上升,多家企业反映上涨幅度在30%左右。
志高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李兴浩表示,2017年是企业历史上大宗原材料涨价品类最多、涨幅最大的一年,再加上汇率波动等因素,粗略估计,企业成本增幅在30%左右。
一些企业反映认为,当前的“涨声一片”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总部位于广州的雪松控股集团是一家大型综合民企,旗下的供通云供应链集团主要开展制造业基础原材料流通业务。雪松控股集团副总裁兼供通云供应链集团总裁韩刚说,这一轮原材料价格上涨始于2016年下半年,已经持续了近两年时间。其中,金属品种的原材料出厂价上涨较为明显,而作为基础能源的煤炭价格上涨尤为剧烈。他说,由于煤炭占到国内能源消耗总量的六成以上,仅煤炭的价格上涨就会导致制造业的成本普涨。
综合调研情况看,此轮原料价格上涨呈现几大特征。
一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伴随可选资源短缺。珠海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反映,这轮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进料紧张、交货期延长,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原材料断货成为我们经常需要应急处理的问题之一。”佛山凌飞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谭薛珍说,近期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涨,且部分原材料有时还断货。
二是此轮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国际不完全同步,部分原料如石油、塑料等价格有时会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内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一点在家电行业尤为明显。多家企业反映,2017年以来,国内家电企业成本普遍提升15%至20%,但国际主要市场成本提升幅度约在5%至6%,国内外市场在商品定价方面的分歧不断加大。
三是高新技术元器件的价格上涨突出,对我高科技产业造成较大冲击。东莞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向记者表示,2017年以来,该公司所需的贴片电阻、贴片电容等部分电子元器件价格上涨了50%以上,记忆体价格上涨30%,化工塑胶上涨10%,纸箱包材上涨近30%。
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何思模表示,今年以来,美、欧、日、韩对我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元器件价格普遍进一步上调。“我们公司所需的电子芯片、电容等产品就是这样,个别产品价格甚至上涨了10倍,而且很多产品都缺货。这对于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都是不利的”。
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给企业带来了“全方位压力”。广东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原材料成本投入加大导致资金流动减缓,企业财务费用上涨,风险进一步增加。而且市场缺料情况增多,还造成了索赔、空运、取消订单等后续大额损失。
内外因素叠加推高原材料价格
针对此轮价格上涨,受访企业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际市场需求复苏与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是主要的拉动因素。
韩刚说,原材料价格波动,离不开国际经济大环境。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统计,全球近五年的终端消费需求一直较为旺盛,这种消费热潮传导到中国,就导致制造业前端的基础原材料需求旺盛,价格上升。
但受访企业也普遍认为,此轮价格上涨的内部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受去产能影响,导致部分原材料产能不足,供需缺口加大导致价格上涨。以钢材为例,近期钢材价格走势以强势上涨为主,唐山钢坯、螺纹钢现货价格持续反弹。截至5月31日,全国主要市场20mm规格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4106元一吨,华东区域杭州市场三级螺纹钢代表品种规格价格报在3990元一吨,华南区域广州市场4270元一吨,华北区域天津市场3930元一吨。贸易商纷纷反映当前的市场库存不高,部分钢材品种缺少规格。盈利方面,截至5月21日,全国盈利钢厂比例为84.66%。截至5月31日,一吨螺纹钢现货毛利约1048元。钢厂出货非常顺利的背景下,钢材价格大概率依旧保持偏强态势。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所分析师石头认为,2017年,我国钢铁行业完成50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今年还将完成3000万吨去产能任务,相关部门还安排督导组巡回检查,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的顺利推进,给了钢材价格上涨以强劲动力”。
二是环保持续加力,市场供应有限预期增强,对原材料价格走势形成支撑作用。
以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普遍超过7成的涂料企业为例。随着环保督查常态化,树脂、溶剂、钛白粉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波及下游家具、装修等行业。有分析师认为,相关行业的产业格局一定程度上都会因环保督查而发生“洗牌性变革”,随着传统模式下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企业产品研发将向水性涂料、UV涂料等环保产品方向发展,将会有一批不合规的中小企业在环保重压下黯然退场,行业集中度将有所提升。
东莞一电子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受环保检查影响,国内化工原料、纸业等行业关停企业数量较多,今年还有新一轮环保治理举措,这些都会在短期内继续影响原料供应和市场价格。
此外,此轮原材料价格上涨,还凸显出我国全球性资源获取能力依然不足的问题。从事相关大宗商品交易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亲眼看见了大宗商品的全球涨价潮,但我们只有观望与承受的资格,没有参与主导价格变化的资格。”
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我国铜矿石对外依存度高达70%,但近年来,除个别国企外,我国企业总体在获取海外铜矿资源上一直没有大的建树;同样,“全球铁矿石从2015年的40美元一吨上涨到2017年的90美元一吨,我们经常只有接货的份,没有发货的份”。
韩刚认为,虽然经济周期会有波动,但总体的制造业成本不会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改善。
期盼“两手”配合缓解涨价冲击
目前,受访企业主要通过提价、产品升级等覆盖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的压力。多数企业期盼,当前大宗商品走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国家相关部门应精准调控,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帮助实体企业创新转型渡过难关。
早在今年年初,尼吉康电子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就发布了铝电解电容器的涨价公告。公告显示,自2017年以来,全球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已经恢复。由于包括铝材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已经宣布涨价,尽管尼吉康采取了很多措施仍无法消化所有的涨价。在供应方面,尼吉康“一直在努力支持需求,但投资金额已经超出利润可能回报的水平”。涨价产品主要是插脚式和螺杆式铝电解电容器所有型号,涨价幅度均为5%。
但提价也会影响经销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的接受度。尤其是中小企业,长期以来凭借价格优势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原材料价格上涨必然带动成品价格上涨,跟大型企业相抗衡的主要竞争力丧失。且中小企业在资金和产业链上也不占优势,应对原材料上涨的流动资金不足。在融资成本走高的态势下,生存空间将会变得更加狭窄。因此,一些企业选择在可控范围内,独自承担通胀带来的成本压力。
此外,“技改+智造”成为很多行业龙头企业的重要应对手段。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打造微波炉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电蒸炉自动化整机及自动化腔体生产线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良率,从而侧面提升企业利润。据介绍,格兰仕一条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日产智能微波炉5000台,生产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高38%,精品直通率也大幅提高。
深圳市惠嘉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事日用陶瓷进出口业务。该公司业务员反映,以前两个月的交付期,现在大多需要半年以上。“接下来怎么办,我们也在思考。目前,我们采取的办法就是走高端化路线,市场收缩至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另外去东南亚设厂或者寻找境外代加工企业也是我们正在考虑的方向” 。
广东凌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设计总监梁建秀说:“我们主要通过产品创新提高议价能力。产品特点和功能凸显,使得采购商对价格上涨就不那么敏感。”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外,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也是应对“涨价潮”的一项策略。链条末端的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等把成本管理前移到供方,并通过管理体系活动降低企业人、财、物等其他成本,以此来补偿原材料涨价成本,整合要素重新优化配置,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北京正略钧策分析认为,企业应该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采购管理转向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供应管理,建立有效的企业供应体系。依据行业特点、企业自身情况确定自身采购战略,并围绕战略的关键控制要素,设计标准透明高效的采购流程,从而有效应对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
市场认为,此轮原材料“涨价潮”中,帮助实体企业“减负”也是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部分受访企业也认为,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是当前应对原材料成本上涨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分析师测算显示,以两家铜加工上市企业为例,采购的主要原材料为电解铜,一年需要共同采购约20万吨。假设不含税铜价50000元一吨,按照17%的税率采购一吨铜要垫付增值税8500元。税率降为16%后,垫付增值税为8000元,一吨铜少垫付了500元,折合一年占用资金量就减少1亿元,降低的财务费用可能达到数百万元甚至近千万元。此外,相关利润还可以传导到下游的制造业企业。
企业还认为,长远来看我国仍要增强大宗商品供应能力,掌握全球定价的主动权。(记者 王攀 孟盈如 孙清清)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