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波动无须担忧 中国有能力保持外储稳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5-23





  今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持续小幅波动,在1月份和3月份呈现环比小幅上涨态势,2月份和4月份则环比小幅下跌。

waihuichubei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贸易顺差为5062.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收窄24.1%;实际使用外资28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此外,今年以来美元指数波动加剧。影响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内外部因素不断增多。在这一形势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未来将如何保持稳定?


  外储短期波动无须担忧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49亿美元,比3月末下降180亿美元,降幅为0.57%。


  外汇储备规模的每一次下降或上涨几乎都会引起市场关于储备规模合理性的讨论。


  FX168财经学院副院长许亚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就此表达了三个观点:一是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处在相对合理区间,无须担忧规模不足;二是一些短期因素会导致外汇储备规模出现波动,但不会成为趋势;三是中国经济不断向好的基本面、平稳的国际收支以及稳定的人民币汇率能够支撑外汇储备保持基本稳定。


  许亚鑫表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约是短期外债规模的3倍以上,远高于“不低于1倍”的国际警戒标准;截至今年4月,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可以支持24个月的进口需求,远高于“不低于3~4个月”的国际警戒标准。“从上述两大衡量外汇储备充足与否的传统指标来看,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个别月份外储规模的小幅下降不足为虑。”许亚鑫说。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外汇储备来源的角度看,出口水平、外贸企业的创汇能力以及实体经济的创汇能力决定了外汇储备的规模与波动情况。从当前中国经济和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未来对外汇储备的关注点应放在实体经济生产和发展领域,而不应仅仅关注外汇储备的规模数字。


  经济稳中向好是外储“定心丸”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开局良好,转型升级深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并保持基本稳定,汇率预期合理分化,境内外汇市场供求自主平衡。展望未来,中国经济有条件有能力延续稳中向好态势。随着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序推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中国跨境资金仍将保持双向流动、总体平衡的格局。与此同时,虽然面临各种不确定性,但全球经济仍将保持复苏势头。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中国外汇储备规模有望保持总体稳定。“今年以来的外汇储备规模并未出现剧烈波动,中美贸易摩擦对跨境资金流动也并未产生明显的直接影响,原因正是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谭雅玲说。


  实际上,综合国力是国家信用最好的背书。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15%,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30%,经济增速仍然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阶段性变化来看,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今年中国将继续推动经济朝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努力。


  展望未来,谭雅玲表示,中国经济的发展动能和增长势头依然强劲,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将继续支持人民币保持稳定,稳定的人民币汇率也将为外汇储备稳定提供重要支撑。“今年中国外汇储备保持相对稳定是可以预期的。”谭雅玲说。(李可)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抓住机遇 提升中国制造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赵昌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7年会上的发言可以用三个观点来概括:第一,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或者产业变革的机遇,直接决定着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力...
    2017-03-20
  • “中国制造”如何转型升级?

    振兴实体经济,重振“中国制造”雄风,根本是从企业自身出发,从提高产品品质入手,应以“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供给侧改革,进行“二次创业”,
    2017-03-21
  • 我国正描绘中国制造“新版图”

    记者12日从工信部获悉,《“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正在组织修订,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
    2017-03-21
  • 增加中国制造的话语权主动权

    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着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双重任务、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挑战、低成本优势快速递减和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的双重压力。
    2017-03-2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