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提升第一产业竞争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01-30





  我国正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用科技提升第一产业竞争力
  国务院新闻办1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介绍推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并解读近日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
 
  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徐南平表示,《意见》是首次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从国家层面系统指导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文件,对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徐南平透露,《意见》坚持目标导向,将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也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面临的阶段性困难和挑战。
 
  示范区将通过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我国农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技术上的差距,与欠发达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又在持续上升。“目前,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八分之一,第三产业的四分之一左右。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提高农业产业的国内外竞争力。”徐南平说。
 
  示范区将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建设水平。“我们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更要做好技术推广应用的试点示范,要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徐南平说,农业科技园是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的实践,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一种高级形态,要通过示范区建设在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来理顺体制机制,为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发展提供现实样板。
 
  一区一主题,一省一示范
 
  目前,我国有两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1997年批准成立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2015年批准成立的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意见》明确,到2025年将布局建设一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一批”大约是多少个?“我们计划到2025年,国家布局不超过30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希望一个省能有一个示范区,但我们要求高标准、宁缺毋滥,能不能建设,哪个省先上,要看他们的工作努力和工作基础。”徐南平透露。
 
  示范区将通过“一区一主题”的设计,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若干重大瓶颈问题。比如,我国有近5亿亩的盐碱地,把这些盐碱地高效利用起来空间巨大;我国有7亿吨到8亿吨秸秆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处理……对这些问题,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研究经费,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体制机制的约束。建设示范区就是要坚持“一区一主题”原则,围绕这些重大瓶颈问题,集聚我国创新资源,协调各类主体推动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着力拿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从而为其他同类地区做出示范。
 
  已成立20年的杨凌示范区就是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建设的,已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干旱半干旱农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杨凌示范区是第一个示范区,取得了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接近400项,国家科技成果48项,在全国建设了301个推广示范点,每年推广获得的收益超过170亿元。”徐南平说,其他示范区将复制杨凌这样“一区一主题”的模式,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示范区要姓“农、科、高”
 
  《意见》部署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的八大任务,即培育创新主体,做强主导产业,集聚科教资源,培训职业农民,促进融合共享,推动绿色发展,强化信息服务,加强国际合作。《意见》提出了推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土地利用、科技管理等政策措施,还从加强组织领导、规范建设流程、做好监测评价3个方面提出了有关保障机制。
 
  徐南平表示,《意见》有3方面亮点值得进一步强调:
 
  ——示范区一定要姓“农”,要坚持聚焦“三农”主题,推进乡村振兴。“评价示范区建设是否成功,关键是要看农业产业的竞争力是否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是否增长了,农村是否更美了,这跟其他示范区不一样,也是《意见》很重要的亮点。”
 
  ——示范区必须要姓“科”。要通过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来打造创新高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农业科技园的高级发展形态,‘科技’是它的身份标签,‘创新’是它的本质特色,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坚持,必须毫不动摇。”
 
  ——示范区必须要姓“高”,要坚持高标准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姓“高”有两层含义,一是坚持“高”标准。“我们要探索有进有退的管理机制,不搞终身制,确保示范区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第二个“高”是培育“高”技术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是示范区建设重要目标,示范区必须坚持“一区一主导产业”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集聚科教资源、培育企业主体、发展科技服务、促进产业融合,着力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绿色发展水平,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记者 佘惠敏)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全球排名上升

    2017—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全球排名上升

    世界经济论坛27日发布《 2017 — 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10年来,生产率增长缓慢持续困扰全球经济,并未见到各国有力提高竞争力的改革措施,经济复苏前景不容乐观。
    2017-10-02
  • 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发展后劲动能充沛

    改革创新持续发力 发展后劲动能充沛

    世界银行在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调高了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速预测。中国经济整体向好,发展充满后劲,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这些积极态势受到海外人士广泛点赞。
    2017-10-06
  • 效益增加 创新提速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

    效益增加 创新提速 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

    工信部11月27日发布的《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综合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18年第2届)》显示,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转型效果明显,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指标明显增强,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2018-12-03
  • 《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国排名第28位 多领域表现突出

    《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国排名第28位 多领域表现突出

    世界经济论坛(WEF)9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在141个经济体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中国排名第28位,位居金砖国家之首,在市场规模、创新能力和技术通信领域有较为突出的表现。
    2019-10-1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