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液化天然气发展潜力巨大 竞争力正在提升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林伯强    时间:2017-09-13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对此笔者认为,液化天然气(LNG)在天然气市场中具有重要作用,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首先,从天然气的需求来看,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达12.4%,2015年消费量达到了1931亿立方米,较上一个五年翻了一番。2016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量已达到114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考虑到中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天然气高增长的消费量需要持续增加进口来加以支撑。譬如,今年1146亿立方米的消费量中的38%来自境外,这一数据也刷新了对外依存度。按照《天然气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应达10%,2030年提高到15%。满足庞大的天然气需求,单靠管道气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从中国天然气的供给看,供应格局通过积极扩展进口通道,正向多元化发展。管道天然气进口除来自中亚管道三线及西南通道的中缅管道线外,新增中俄东线(在建,拟2018年投产)。随着近期LNG价格下降,变化比较明显的是海上通道进口的LNG大幅增长,2017年1~4月进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26.5%。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数据显示LNG进口量大幅增加的同时,管道气略有下降。今年上半年进口管道气合计213亿立方米,同比减少1%;而LNG进口量约合2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达38%。这次LNG不仅在量与增速上都创下历史新高,而且在进口量上第一次赶超管道气。
 
  不可否认,中国受限于天然气资源禀赋和成本价格原因,LNG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为了引进境外LNG资源,中国于本世纪初着手开展海外LNG合作项目,建设LNG接收站,开启LNG进口。通过近20年的发展,LNG产业获得了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由于LNG价格下降,从2014年初以来,进口LNG到岸价格下降了超过一半,目前进口管道气的成本优势明显减弱。加上政府大力进行环境治理,LNG获得飞跃式发展。
 
  那么,LNG在中国获得快速发展的竞争力在哪里?
 
  众所周知,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但与石油不同,天然气市场具有区域性,以往交易受限于地理分割导致的运输难题,难以进行跨区域贸易。而经过低温液化的LNG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质,可以实现天然气跨区域自由贸易。具体来说,热值高、低碳清洁、储运灵活是LNG的突出优势。同质量的LNG的体积仅为天然气的1/625,且拥有高纯度、高热值。得益于此,LNG可应用领域涉及面广、更加灵活。近期国家能源局提出在大气污染防止重点地区鼓励推广LNG重卡替代柴油重卡,鼓励重点工业领域天然气替代。
 
  无论是从中国能源转型、绿色低碳发展,还是适应国际能源供需格局、保障国内能源安全角度出发,推进LNG是环境治理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
 
  一方面,处在全球科技与产业新一轮革命交汇期,国际能源供需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能源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与动力,中国在清洁低碳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调整能源结构。近年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加之东亚地区的天然气高需求、低产量的市场情况,国际LNG贸易进口国主要是中日韩为主的东亚国家,亚洲在国际天然气贸易中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对中国而言,LNG进口或将成为未来进口天然气的主要方式之一,有利于通过油气进口多元化来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另一方面,在旨在推动世界低碳发展的《巴黎协定》之下,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低碳清洁发展压力,加之雾霾治理,使得加速推进LNG产业发展、逐步替代煤炭,成为短期调整能源结构的主要方面。
 
  另外,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全球性的LNG供大于求可能持续到2020年,意味着中国进口LNG的成本可能越来越低。首先中国作为天然气进口大国,拥有西邻中亚、北靠俄罗斯以及东南沿海的地缘优势,随着进口天然气和LNG规模日渐增大,必将对国际LNG价格定价机制产生影响。其次,从国际天然气和LNG价格走势看,近年来全球天然气爆发式增长带来的巨大供应量,已经对传统油气联动价格机制产生影响,尤其美国页岩气革命后,其逐年递增的页岩气产量不仅使美国摆脱了天然气进口,且逐渐成为主要出口国,低价页岩气已对国际进出口油气价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如前所述中国LNG产业发展较晚,虽然其发展前景广阔,但无论在工业燃气还是城镇用气上,中国尚未建立合理完备的市场价格机制及规范的运行管理体系。故此,即便LNG具备越来越强的竞争力,大规模利用仍需克服不少难题与挑战。(作者系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转自:第一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