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1省(区市)纷纷亮出2017上半年地方经济“成绩单”。在这些“成绩单”中,有最耀眼的高分考生“西南五省”,也有成绩稳步提升的“粤闽桂琼”,还有默默努力并已初现成效的“东北三省”。虽然各省区市考卷相同,但答案却各具特色,亮点频现。
从GDP增速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9%。在31省区市中,有21地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天津、山西、上海增速与全国增速持平,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甘肃、辽宁等7地低于全国增速。
从GDP总量来看,共有14地加入“万亿俱乐部”。广东、江苏超四万亿,排名前两位,山东以3.5万亿排名第三;浙江、河南超过两万亿;河北、四川、湖北、湖南、上海、福建、安徽、北京、辽宁等9地GDP总量超过1万亿。
细看31地半年报“成绩单”,其实除了GDP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关注。
西南五省份成绩单最耀眼
在上半年全国经济增速“版图”上,西南五省份无疑是最为耀眼的地区:云、贵、川、渝、藏经济增速分别达到9.5%、10.4%、8.2%、10.5%和10.8%,全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重庆、西藏还继续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记者采访了解到,西南地区之所以能持续保持较高增速,一方面得益于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成效初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一些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快速兴起,并在一些细分领域形成了比肩沿海、逐鹿全球的能力,为经济持续增长注入了接续动力。
烟草业曾是拉动云南省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但上半年全省非烟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增速同比提高8.4个百分点;贵州制造业持续发力,上半年全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达到64.3%。重庆以电子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其中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7.9%。
中部七省经济没有一个“掉队”
今年上半年,作为中国经济中坚力量的山东、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七省,持续转方式、调结构效果显现,服务业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同比增长7.7%、7.8%、7.6%、8.2%、9.0%、8.5%、6.9%。
作为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山西一度因为煤炭市场的低迷而陷入发展困局。随着“三去一降一补”的深入推进和供给结构不断优化,今年上半年,山西省6.9%的经济增速追上了全国水平。
在中部省份,新兴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河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超过217.2%,太阳能电池增长52.1%,海绵钛增长23.9%;江西省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9.3%,智能手机增长48.8%,太阳能电池增长43.9%。
东北经济走上新的增长通道
尽管2.1%、6.5%、6.3%的增速还没有超过全国的均值,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半年报“成绩单”足以展现东北经济稳中有进,已呈增势。数字的背后,折射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的巨大拉力,正悄然引领着东北经济走上新的增长通道。
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贷款量,这些先行指标东北均保持了正增长,并且幅度还不低。以吉林省为例,上半年铁路货物发送量实现65.4%的高增长。
民生指标方面,上半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增速均超过5%。辽宁、吉林两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分别为3.58%、3.49%,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东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变化尤为显著。以钢铁为例,上半年,辽宁清理66户“地条钢”企业全部验收完成。“产能下去了,效益却上来了。”本钢集团董事长陈继壮说,当前本钢以汽车用钢等高端产品为主,正开足马力生产。上半年集团销售收入、利润同比分别上升35.77%、112.72%。
粤闽桂琼经济走出一条稳定的上扬曲线
“稳”是上半年粤闽桂琼四省区经济运行的总基调。7.8%、8.3%、7.2%、7.5%,上半年粤闽桂琼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态势令人眼前一亮。其中,被视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广东地区,经济走势持续向好,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上半年,广东经济总量首次突破4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和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总量均首次在5月份突破1万亿元大关。
“‘晴雨表’的表现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长期看企稳态势已经出现。”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说。
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资源型产业回暖明显
今年以来,西北及内蒙古6省区在供给侧改革有力推进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双重助推下,经济增速稳中有升,大部分省区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新疆、青海、宁夏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8.2%、7.2%、7.6%、8.6%,资源型产业回暖明显、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开放水平稳步提升成为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亮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副局长王跃说,上半年新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取得新的进展,“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继续显现,钢铁工业、建材工业增加值均比一季度大幅回落,原煤的库存量比年初下降17.7%。
在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新能源应用也在快速增长,青海省上半年太阳能和风力发电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总量的比重已达19.9%。
京津冀三地总体经济保持平稳向好
京津冀三地上半年经济增长“成绩单”日前先后出炉,其中,北京、河北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元,均同比增长6.8%,天津上半年生产总值9386.87亿元,同比增长6.9%,在新旧动能转换期,三地经济发展平稳向好,质量效益有所提高。
尤其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三地科技创新表现活跃,成为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点,为京津冀上半年经济增添一抹亮色。
转自:新华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