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添翼”中国经济 六大任务补齐短板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7-25





  日前,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就国务院此前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规划》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层面人工智能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旨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专家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脑科学等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规划》出台表明中国正积极顺应历史趋势,将人工智能作为促进产业变革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智能应用潜力巨大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加速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深刻改变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活动形态。

  从《规划》目标来看,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到2025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核心产业规模及相关产业规模分别超过1万亿元和10万亿元。

  在发布会上,科技部副部长李萌表示,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国人工智能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专利和论文上已经居于国际前列,在语音识别、机器视觉、机器翻译领域全球领先,相关创新创业活动非常活跃。与此同时,中国人工智能还存在不少短板,例如,基础理论、核心算法、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方面原始创新成果还比较少;人才储备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需求;科研机构和企业还没有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规划是根据科技发展前沿趋势的判断、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出的安排,通过有条不紊的部署来推动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李萌强调。

  六大任务补齐短板

  对于前述短板,《规划》提出了六大重点任务:一是建立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三是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四是强化人工智能对军事和国防安全的支撑;五是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六是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在就业、伦理方面可能带来的挑战,李萌表示,人工智能发展虽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影响总体可控。《规划》明确提出“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就是要实现发展与规制的协调,并防范相关风险。“从长期来看,科技带来的就业远远大于失业。”李萌说,未来需要在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就业影响进行判断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作定向调整,从而使得未来劳动力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匹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这份《规划》与此前“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一脉相承,对人工智能领域在科研体制、产业政策、发展生态等方面存在的短板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措施,最终目的在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规划》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助于在产学研用过程中发挥好政府的引领及服务作用,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从巩固优势、补齐短板走向全面领先。”刘向东说。

  经济升级强劲支撑

  人工智能实现快速发展,经济转型就有强劲支撑。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创业创新日益活跃之外,一些嗅觉敏锐的传统行业企业亦积极抢搭人工智能发展的顺风车,以实现“华丽转身”。

  不久前,山西阳煤集团与百度公司宣布进行战略合作。根据约定,未来阳煤集团领先的煤炭开采、煤化工生产、大宗物流管理能力将与百度公司领先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强强结合”,建设煤炭行业智慧化的技术与商业新生态。

  例如,在作为煤炭转型主战场的煤化工领域,阳煤集团与百度未来将联合国内顶尖的控制企业与故障监控企业,综合应用现代传感、工业物联网、自动化、云计算、智能化等先进技术,共同设计建造最先进的智能化工厂,实现复杂环境下生产运营的高效、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全面提高煤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环保性,推动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不仅自身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产业,而且对于其他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样有着强大的驱动作用。网约车、精准推送、老年人护理等等,就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促进新经济发展方面的鲜活案例。”刘向东表示,在《规划》的引导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有望实现加速提升,中国经济在转型升级中亦将“如虎添翼”。
 


  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