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支持市域铁路发展 打造超特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7-06-29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和人口集聚效应,中心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轨道交通正日益成为大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基础框架。除了城际轨道和地铁,介于两者之间的市域铁路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料图片 来源于网络)
  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至2020年,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基本形成,构建核心区至周边主要区域的1小时通勤圈;其余城市群和城镇化地区具备条件的城市启动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工作。
 
  改变城市空间布局
 
  市域(郊)铁路,是城市中心城区联接周边城镇组团及其城镇组团之间的通勤化、快速度、大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提供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市域(郊)铁路发展,对扩大交通有效供给、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市域铁路介于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地铁)之间,满足了中心城区到远郊区的交通需求。近几年,包括广州、北京、上海、温州等城市都已经在市域铁路上进行了探索。
 
  以广州为例,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7~2023年)》,其中,支持南沙自贸片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是广州本轮地铁规划的最大亮点。新规划的10条地铁线路中,有2条直通南沙区,分别是18号线和22号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条线路定位为市域快线,列车最高运行时速为160公里,将成为广州迄今为止最高规格的地铁线路。建成后,南沙新区至广州东站30分钟,至白云机场只需45分钟。
 
  广州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胡刚对第一财经分析,广州地铁18、22线获批的意义重大。这两条线的最高时速达到了160公里/小时,比一般地铁的最高时速(80公里)要快一倍。这样一来,从南沙到市中心就只需半个小时。
 
  胡刚说,随着的更多市域快线开通,未来包括南沙、增城、从化等远城区将成为半小时通勤的区域,也就变成了人们可以常住的区域,使得城市外围的土地可以得到有效利用,这将极大地改变广州的城市空间结构和人们的居住分布。由于外围土地多、房价便宜、环境好,便捷的轨道交通将吸引更多人口转移过来。人口、产业往外扩散,可以减轻中心城区交通、环境、房价压力,使广州的城市空间得到优化。
 
  近几年,随着人口向一、二线大城市集聚,中心城区的部分非核心功能正进一步加速向远郊区疏解,城市发展需要在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之间实现合理的布局。发展市域铁路正是因顺应了目前的城市发展需要。一方面,一、二线中心大城市的发展,市域铁路蕴含着巨大的投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市域铁路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大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
 
  不过,总体上看,当前市域(郊)铁路发展滞后,有效供给能力不足,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短板,在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
 
  《意见》要求,拟发展市域(郊)铁路的城市,城市政府应会同有关方面深入研究市域运输需求、路网布局、规划衔接等问题,单独编制市域(郊)铁路发展规划或统筹纳入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原则上应为城市所辖市域,可统筹市域周边具有一体化倾向、通勤需求较高的毗邻区域。
 
  在项目审批上,市域(郊)铁路新建项目由省级政府审批,批复文件抄送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等相关部门。
 
  设计时速超100公里
 
  按照《意见》要求,发展市域铁路要优先考虑利用既有资源开行市域列车。结合城市规划建设、铁路现代物流转型发展需要等,深化城市内部相关铁路运输能力利用研究,鼓励具备条件城市的内部铁路部分功能合理外迁,释放线路运输能力。通过既有铁路补强、局部线路改扩建、站房站台改造等方式,扩大铁路服务城市交通的供给能力。
 
  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随着中心城市的发展,原有的老铁路的许多功能都已外迁。不过,不同地方情况不同,在东北、华北地区老铁路较多,就可以充分利用老铁路开行市域列车。但在南方很多城市,老铁路的网络不够丰富。
 
  彭澎说,广州等地在上个世纪90年代时,为了城市发展的需求,把很多老铁路都拆掉改为公路,已所剩不多。且老铁路所在区域大部分是在中心城区,如今已有地铁,已不需要再把老铁路发展为市域铁路了。
 
  也就是说,对很多大城市来说,发展市域铁路,就需要新建线路。《意见》提出,在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的基础上,有序新建部分线路,优化完善市域(郊)铁路网络。要根据市域(郊)铁路的需求特征、服务对象、服务范围等,合理把握其功能定位,因地制宜选择标准制式、建设方案和运营模式。
 
  在市域铁路建设标准方面,线路要串联5万人及以上的城镇组团和旅游景点并设站,车站按照功能适应、设施简易、安全便捷的原则尽量设置于城镇中心,增强交通引导和提高客流聚集。设计速度宜为100~160公里/小时,平均站间距原则上不小于3公里。因地制宜确定敷设方式,优先采用地面或高架,集约利用通道资源和节省工程投资。
 
  市域铁路从功能上说更接近于地铁,因此在运营方面,《意见》要求,市域(郊)铁路原则上应采用公交化运营模式。城市政府要将市域(郊)铁路运营纳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充分体现公共服务属性,综合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社会承受能力、企业运营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完善票价政策,合理确定票价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同时,鼓励运营主体多元化,拓宽机构选择空间,支持铁路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等具有相关经验的运营主体参与市域(郊)铁路建设和运营。
 
  彭澎说,市域铁路一定要做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共享,尤其是如何与城际轨道、地铁、公交车之间进行无缝的衔接。
 
  对此,《意见》指出,要统筹多层次轨道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科学把握市域(郊)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线路的合理分工,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及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衔接,提高城市交通组合效率。
 
  TOD模式综合开发
 
  在资金来源上,《意见》指出,将建立政府投入、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相互支持的多层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市域(郊)铁路具备稳定现金流的优势,拓展资金来源,探索吸引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本参与市域(郊)铁路发展。积极支持通过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融资。鼓励金融租赁公司研发适合市域(郊)铁路特点的金融产品,采用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形式提供融资服务。
 
  另一方面,市域铁路建设和运营在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沿线土地、矿产等资源开发上发挥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通过沿线土地资产开发,可以增加“造血”功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支持市域铁路建设和运营。
 
  《意见》要求,要树立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理念,发挥市域(郊)铁路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服务作用,集约利用资源,拓展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依托市域(郊)铁路通道推进城市新区和外围城镇组团建设,引导人口布局,不断优化城市空间。
 
  同时,支持通过既有铁路站场土地综合开发,盘活利用既有铁路设施,规范推进新建市域(郊)铁路站场土地综合开发。鼓励市域(郊)铁路相关企业通过物业开发、物业租赁和管理、车站和车辆商业开发等形式,构建综合开发溢价回收机制,支持市域(郊)铁路发展。
 
  在专家看来,地方政府对于市域铁路的建设上马要更科学合理,与城市的规划要更紧密地结合。哪些区域之间需要建设市域铁路,需要科学统筹考虑。这其中,线路的客流量至关重要,因此只有大的客流量,沿线的场站、土地开发的价值才能最大化。
 
  为了加快市域铁路发展,根据《意见》,目前在重点城市选择一批重点项目实施市域(郊)铁路发展示范工程,明确示范工程内容,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期形成可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转自:一财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多条市域铁路获批开工 六大都市圈建设全面铺开

    多条市域铁路获批开工 六大都市圈建设全面铺开

    近日,国务院批复通过市域(郊)铁路成都至德阳线工程项目用地预审。该工程被列入国家发改委2022年中央加大建设用地保障力度的国家重大项目清单。用地预审的通过,为其年内开工创造条件。
    2022-09-16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