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少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和降低物流用能成本,为企业减负助力;部署以试点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会议确定,在落实好前期已出台涉企减负政策的基础上,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费措施。一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取消电网公司向铁路运输企业收取的电气化铁路还贷电价,等额下浮铁路货物运价。将货运车辆年检和年审依法合并,减轻检验检测费用负担。取消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四省(区)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加大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实施力度。二是推进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合理降低输配电价格。扩大发电企业和用户直接交易规模。调整电价结构,通过取消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标准、适当降低脱硫脱硝电价等措施,减轻企业用电负担。采取降低管道运输价格、清理查处乱收费等措施,降低省内天然气管网输配价格。三是减少经营服务性收费。行政审批部门开展技术性服务一律由其自行支付费用。取消行业协会商会不合理收费项目,对保留的项目降低偏高收费标准。规范金融机构收费行为,深化商业车险改革减轻企业保费负担。实施上述措施,一年将减轻企业负担约1200亿元。会议要求,对各类乱收费行为要抓典型,坚决曝光、重拳治理。全面推开涉企收费公示制,各级地方政府要在年内对外公布涉企收费清单。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减费降负的政策措施,但企业经营成本依然高企。其中,经营服务收费名目较多、费率较高,物流用能成本较高等现象尤为突出。数据显示,近五年来,我国物流成本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不仅比美、日、德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及印度、巴西等其他金砖国家。
恒丰银行研究院商业银行研究中心负责人吴琦表示,这里面有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均衡的原因,也有运输结构不合理,以及物流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较低的原因。降低物流成本,可以着重从精简物流中间环节、创新物流配送模式,以及提高物流的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着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表示,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也正在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企业和社会经济的效益源泉只能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来形成新的利润空间,而物流模式创新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根本动力,特别是在劳动力、能源资源等成本刚性上涨的背景下,降低物流成本便成了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的重要途径。
对于合理降低输配电价格的措施,有专家表示,输配电价改革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客观要求,而分类交叉补贴问题是输配电价改革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稳妥地解决分类交叉电价补贴问题,有利于完善电价形成机制、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也有助于减轻实体企业电费负担、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
从减少经营服务性收费来看,吴琦表示,重点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完善地方收费清单,进一步加大对地方涉企收费的督查检查力度,确保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扶持实体企业发展价费政策落实到位。二是清理政府性基金,比如清理违规设立基金,将征收对象相同、计征方式和资金用途相似的基金进行整合,将与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要求相悖的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或者停征等。三是加大对红顶中介的清理力度,完善中介服务的清单式管理,降低中介服务的准入门槛,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督察和问责,下大力气推进行政机关与红顶中介脱钩。(记者林远赵晶)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