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超32万亿元 金融有力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向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5-01-18





  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26万亿元;1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7.3%,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6%,均高于名义经济增速。从总体来看,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恢复向好。


  社融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2.26万亿元。


  具体来看,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保持合理增长,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7.05万亿元。截至2024年末,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08.34万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52.53万亿元,同比增长7.2%。


  政府债券净融资11.3万亿元,同比多1.69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其中,国债净融资4.5万亿元,同比多3574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净融资6.79万亿元,同比多1.33万亿元。


  2024年,企业债券净融资1.91万亿元,同比多2839亿元,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表外融资中的信托贷款也同比多增,2024年信托贷款增加3976亿元,同比多增2400亿元。委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分别减少577亿元和329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3.97万亿元,同比增长11.9%;“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4.26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4.6%。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张文红在1月14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32.26万亿元的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处于历史较高水平。2024年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实体经济恢复向好。


  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8.09万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2024年人民币贷款的大幅增加,表明我国贷款市场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强,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分部门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4.3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08万亿元。住户贷款增加2.72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73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5万亿元。


  事实上,2024年,为提升信贷需求,积极的货币政策不断发力,我国贷款利率稳步下降,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4年,我国贷款利率稳步下行。2024年1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约为3.43%,同比下降约0.36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为3.11%,同比下降约0.88个百分点。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3%,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14.6%,继续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居民住户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与房地产市场回暖、居民消费需求恢复密切相关。”柏文喜说。


  在促消费方面,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样不断发力。比如,2024年下半年,财政部专门安排了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让“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在“真金白银”的补贴政策下,消费者换购热情高涨。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19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近270万辆,汽车置换更新超310万辆,超3330万名消费者购买相关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5210万台,家装厨卫“焕新”补贴产品超5300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超100万辆。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整体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万亿元。


  宏观经济政策更积极


  据介绍,2024年,央行先后四次实施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助力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贷款利率持续下行。2024年两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两次下调央行政策利率共0.3个百分点,力度都是近年来最大。


  同时,加大对重点领域支持力度。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以及对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


  不仅如此,央行还疏通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明示了主要政策利率,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同时,强化利率政策执行,治理资金空转,大力整改手工补息,优化对公存款、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自律管理,节省了银行的利息支出,为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平衡银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好2025年经济工作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展望后续,宏观经济政策还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宣昌能表示,央行将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保证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在保持金融业健康经营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科学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继续综合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财政部也透露了财政赤字规模和赤字率将进一步提升的信号。


  2025年1月10日,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需要,2025年财政部将提高财政赤字率。财政总支出会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支撑。财政部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同时,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对重点领域的保障,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2025年,我们将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力度,注重提升政策的组合效应和乘数效应,通过公共资金运用,带动激发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投资,恢复市场信心,从而为扩大内需和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廖岷说。(记者 王彤旭)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