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产”丰富中国人的采购单 “中国造”助力非洲发展与进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9-07





  中国已经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农产品进口成为双边贸易的新亮点。今年前7个月,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253.5亿元,增长7.2%,高于中国农产品进口整体增速,芝麻、烤烟、夏威夷果等非洲特色农产品进口量分别增加38.8%、32.7%、106.2%,占中国同类产品进口量比重均超四成。


  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搭建平台促交流


  中国已与14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项农产品输华准入议定书。获得准入的非洲产品要形成实实在在的交易,就需要让更多的经营商、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些特色产品。为打造中非经贸合作的展示平台,湖南特设了一个1万平米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一起去看一看。


  打卡非洲常设展馆,制作非洲图腾手工艺品……每到节假日,长沙的中小学生都会来这里研学,体验非洲文化、历史和艺术。在这个1万平米的常设展馆里,展示了2000多款来自非洲的特色产品。


  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经营商安馨介绍,这里有南非的钻石、坦桑尼亚的蓝宝石、埃及的香料、尼日利亚的花生、冈比亚的芝麻、马拉维的蜂蜜、安哥拉的树皮、马达加斯加的香草。


  今年3月,“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指出中部地区要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中非经贸合作正在成为湖南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


  自2019年以来,每两年一届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就长期落户在湖南。今年年初,湖南又获批成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依托这两大国家级平台,近三年来,湖南对非洲的贸易一直保持年均增长23.1%的快速发展势头。


  湖南省商务厅副厅长郭宁表示,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常态化宣传非洲好的产品。平台的口号是“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博览会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经贸交流、对接洽谈、人文交流互动,打造对非经贸交流长效机制。


  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杂交水稻


  在非洲的优质农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的农产品正在为非洲的减贫事业开辟新路径。水稻是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受制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基础设施等多重因素,一些非洲国家的稻米产量无法完全满足本国民众的需求,长期依赖粮食进口。目前,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引进种植中国的杂交水稻,中国杂交水稻在这些非洲国家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结出了实实在在的硕果。


  近年来,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1000多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产量比当地品种提高20%以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向非洲推广“华南5号”木薯,产量水平比当地品种高出了4倍;中国杂交水稻在20多个非洲国家“扎根”,推动多国水稻产量从每公顷平均2吨提升到7.5吨。


  中国研发的节水抗旱稻已在非洲十余个国家开展了示范种植与推广工作,为非洲实现“零饥饿”带来了新希望。在助力非洲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技术优势和产品优势也进一步帮助当地的农户增收减贫。


  在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承诺为非洲建立10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如今,中国在非洲已立项实施47个减贫和农业项目,培训近9000人次农业人才,推广300多项先进适用技术,惠及非洲100多万小农户。


  我国对非洲工程机械出口总额不断增加


  据统计,2023年,我国对非洲工程机械出口总额达到44.75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此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展现出了中非贸易的强劲活力。


  从肯尼亚的“世纪铁路”到“非洲第一高楼”,从非洲第一大水电站到世界最大单体炼油厂,都能看到“中国制造”的身影。


  这家企业是最早一批走进非洲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他们制造的挖掘机、起重机、高空设备等,深入到非洲多个重要的工程建设项目之中,包括肯尼亚的蒙内铁路、内马铁路、南非煤矿项目等,为非洲建设贡献中国力量。


  据统计,中国企业已在非洲各国累计参与新建和改造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建设了亚吉铁路、阿卡铁路等一批项目,助力非洲初步形成了铁路骨干网。走出国门,走进非洲的中国工程机械已经成为中非友好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不仅如此,10年来,中国企业累计在非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7000亿美元,完成营业额超过4000亿美元。非洲已是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过去3年,中国企业为当地创造超过110万个就业岗位。


  转自:央视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