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城已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 政策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13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行列。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河北省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河北唐山、秦皇岛、廊坊三市政府决定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自2024年5月7日起实施。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3年以来约有60个城市宣布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特别是今年4月份以来,相关消息更是频传。那么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利率最低可降至多少?日前,《证券日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多个地区的银行,有银行甚至称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降至3.1%。


  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调整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4月份以来,多地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市场活跃度提升,但因为当前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房价下跌预期仍存,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依旧面临调整压力,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政策效果尚不明显,政策效果还有待观察。


  所谓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即不再对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设置贷款利率下限。


  事实上,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并非新政策。早在2022年9月29日,央行与原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2022年12月30日,央行、原银保监会决定在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基础上,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对于评估期内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连续3个月均下降的城市,阶段性放宽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地方政府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可自主决定自下一个季度起,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3年以来,宣布阶段性取消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中,既有福州、青岛、南昌等二线城市,也有潮州、烟台、汕尾等三四线城市。


  “降低房贷利率可以更好地降低购房者置业成本,降低其还款压力,有利于促进住房需求释放。”陈文静表示,短期来看,降低房贷利率作为当前促进购房需求释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后续符合条件的城市将继续按照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整房贷利率,房贷利率较高的城市,未来也存在进一步下调房贷利率的空间和预期。


  政策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根据央行、原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按照当前5年期以上LPR为3.95%计算,首套房贷利率不能低于3.7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来看,大部分城市选择降低到了3.45%,即当前基准利率3.95%减50个基点。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相当于100万元30年月供每个月少283.79元,累计利息少10.18万元。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了多个阶段性取消首套房贷利率城市的银行。其中,湖南岳阳某国有大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以降到3.1%至3.2%左右,具体还要根据购房者的“大数据”了解个人信用状况等信息后决定,但是最低可降至3.1%。


  此前,央行湖南省分行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湖南省阶段性取消岳阳市、常德市、湘潭市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政策自4月1日起实施。商业银行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风险防控等因素合理确定新发放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


  4月份以来,多地密集宣布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从目前来看,是否明显带动了当地成交量的上升?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关荣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市场端来看,并未现明显改善,4月份新房市场总体成交回落,二手房成交量维稳。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意味着购房成本将明显下降,但由于居民收入预期不足、房价持续下跌等,导致当前市场购房意愿不强,政策仍有优化空间,政策成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陈文静也表示,目前取消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政策效果尚不明显,需求端优化公积金政策、发放购房补贴、鼓励以旧换新等,供给端加快落实项目“白名单”等多项政策形成合力,才有望更好地促进住房需求有效释放。(记者 刘琪)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