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体裁衣”政府搭台 科技金融向“新”发力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5-08





  广东鼎泰高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检测车间内机器轰鸣,上百台机器设备正在自动化作业。在这里生产出的微型钻针最细的仅有0.01毫米,是制作关键电子产品的必需耗材。“我们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PCB微型钻针全球占有率第一,公司上市前,资金问题曾制约了公司的扩产进度,还好广发银行东莞分行及时为我们提供了厂房建设项目贷款支持,助推我们增产增效。”公司副总经理王俊锋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调研发现,金融机构“量体裁衣”制定适合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专属产品,政府搭台打破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壁垒”——金融“活水”正在为科创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量体裁衣”推专属产品


  轻资产、无抵押、高投入、长周期是科创企业的特点,也是融资的难点。金融机构正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


  “受国际环境影响,宏芯宇此前的业绩表现受到一定影响。广发银行深圳分行的5000万元两年期‘腾飞贷’,确确实实是给企业‘雪中送炭’。”专注于存储芯片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宏芯宇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宏芯宇”)董事、集团副总梁启燕表示。


  “腾飞贷”创新业务,针对的正是处在中间阶段高速发展期的“停机坪”企业。“我们希望通过灵活的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更高的授信额度、更长的贷款期限,助力企业‘展翅腾飞’。”广发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赵倩表示,“宏芯宇发展快速、市场潜力很大,我们了解到,公司成立以来,平均每三天就产生一项专利。广发银行深圳分行仅用两周就完成了宏芯宇‘腾飞贷’的全业务流程,这也是广发银行深圳分行落地的第一笔‘腾飞贷’业务。”


  除了强化产品分层、提升对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多家银行也针对科创企业小额、短期流动资金融资需求,推出多款线上科技信用贷款产品。如广发银行推出“科技E贷”等线上产品,北京银行日前升级发布“专精特新”专属线上信用贷款“领航e贷”3.0,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面向科技企业新推出了智慧知产贷。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称,线上科技信用贷款产品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线上贷款有助于解决初创期科创企业对资金需求较急、支用金额小而频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信用贷款有助于解决初创期科创企业缺少合规足值抵质押物的问题。


  政府搭台破“信息壁垒”


  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为了解决金融机构与科创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等方式,尽力打破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提升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匹配效率,让双方“找得到”“看得懂”。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题,深圳南山区科技创新局主导开发了“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深圳瑞丰恒激光技术有限公司便是这个平台的受益企业之一。“去年公司通过南山科技金融在线平台,拿到了广发银行500万元的贷款。”公司创始人郑全昌表示,“之前我们有两款紫外线激光器产品。去年拿到广发银行贷款之后,我们又开发了4款新机型。”


  另外,4月26日,2024年江苏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在南京举行,着力搭建科技与金融资源之间的对接合作平台。


  “地方政府通过搭建平台、举办活动,推动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对提升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匹配效率和精准性,具有积极意义。”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但打破科技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更重要的是要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增进信用信息共享。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需多方努力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被放在首位。今年以来,金融行业发力科技金融不断加大对科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能量。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末,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21.73万家,获贷率347.9%,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


  展望未来,娄飞鹏认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根据自身优势为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机构合作,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董希淼表示,应加快建立健全企业、金融、政府各方责任共当和损失分担机制。引入融资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丰富科技型企业融资增信措施;设立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加快出台相关标准,包括科创企业认定标准、认股权证业务标准等,为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创造更好条件。(记者 王皓然)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