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央企的重大使命。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明确,打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的堵点、断点,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确定首批启航企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会议提出,强化统筹谋划、优化配置资源,指导中央企业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激发科技人员能动性,提高科技成果研发效率和质量,使更多科技创新者在创新中受益。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按照“四新”(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遴选确定了首批启航企业,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务院国资委明确,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要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
事实上,去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围绕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启动实施启航企业培育工程,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遴选一批有潜力有基础的初创期企业,在管理上充分授权、要素上充分集聚、激励上充分保障,加快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打造未来“独角兽”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
据介绍,此次遴选出的首批启航企业多数成立于3年以内,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企业核心技术骨干平均年龄35岁左右。例如,中电信量子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加快建设抗量子计算的新型安全基础设施,积极推动量子通信产业化和量子计算实用化。西安煤科透明地质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重塑传统地测业务形态,正全力研发地质垂直领域大模型产品,有望赋能我国煤矿安全、智能、绿色开发和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航天新长征医疗器械(北京)有限公司与北京协和医院开展医工结合,积极推进面向重症急救领域的“人工肺”等高端生命支持设备研制攻关。
专家表示,这批启航企业的共同特点是时间短、技术新、年纪轻、企业新、机制新。中央企业在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上赶超,关键在体制机制上。无论是当年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今天的独角兽,大都是在数轮资本驱动之下,历经多次市场竞争的产物,其成长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有大面积试错的过程,与央企保值增值的要求和较低的风险偏好也并不符合。因此,面对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央企还需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变革。
央企布局步伐加快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近日,多家央企产业集团系统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出新步伐。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广核研究制订了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科技型环保强基、未来产业启航七大产业发展计划。
不仅如此,一些央企明确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规模和力度。东方电气表示,要强化投资、科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带动作用,确保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幅高于总投资增幅,研发投入增幅高于总研发投入增幅。国投集团表示,2024年新增投资的一大部分要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高于总投资增速一定标准以上、营收占比提高一定比重以上。
专家认为,中央企业资产规模庞大,并且掌控了大量战略性资源,具有更强的投资与创新能力以及更好的风险管控水平,既有义务也有责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成为关键主体。
提高投入规模和力度
国有经济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必然要求中央企业在行业中观层次上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规模和投入力度。《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0年至2022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2023年,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规模增至2.18亿元,占央企全部投资比重升至32.5%,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总营收比重同比增加了3.23%。
诸多中央企业均明确提出,2024年乃至未来一定时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投入达到一定比重和增速。如中国中检提出,2024年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规模增速必须高于集团总投资增速一定数额的百分点。
另外,一些央企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项目落地,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落脚点促进自主创新。中国华电董事长江毅表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数智化、人工智能AI与能源电力融合赋能,加快建设“数智华电”,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专家表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中央企业在新质生产力重塑产业赛道背景下,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破局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将为我国经济注入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依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