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6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合作论坛上透露,未来将围绕加强制度保障、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融通带动等六个方面持续发力,继续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助推中小企业掌握“独门绝技”。
“掌握‘独门绝技’,靠持续的创新和精益求精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争取获得长久的发展。”在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张帆看来,企业发展不图产品越多越好,而是把有限的产品品类的每个环节做到精细化。
深耕于轨道交通防雷体系产品的研发生产这个细分领域,科安达成立20多年来,凭借轨道交通信号控制及雷电防护这两项核心技术,成长为轨道交通领域里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张帆表示,目前计轴系统已逐渐在中国50多个城、200多条地铁线路上进行使用,市场占有率已达到60%。“企业的计轴系统经过成千上万次测试,每一个精细化环节都得到了安全认证。”
近年来,我国加强创新引领,持续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已累计培育近900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动地方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多家。
工信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小巨人”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9%,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到了28%,累计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600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14万余项。
“在广大中小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户均营业收入和户均利润总额分别是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倍和3倍。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青睐。截至今年5月底,已累计有超过142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占A股上市企业总数的27%。今年1至5月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6%,成为上市主力军。
这背后离不开系列支持举措的持续发力。近年来,我国持续夯实政策支持体系,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实施“数字化赋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中小企业的“三赋”专项行动等,以产业链供应链为纽带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学研的协同创新。
记者获悉,到2025年,工信部将力争培育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下一步我国将持续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加强制度保障,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企业聚集,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帮助中小企业更好融入全球市场。
其中,在促进融通带动方面,将围绕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落实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深入开展“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在全国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引导集群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在加大融资支持方面,梁志峰表示,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持续提高信用贷、首贷和中长期贷款比例。开展“一链一策一批”中小微企业融资促进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完善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徐晓兰说,将持续强化政策惠企、环境活企、服务助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取得积极的成效。推动中小微企业理念、技术、组织管理和模式创新,建立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层培育、分类指导,引导创新资源向中小微企业聚集,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记者 郭倩)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