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今年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并部署系列举措,提出“开放的中国大市场,一定能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目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都在部署相关举措,将从放宽更多领域市场准入、创新招商引资举措、推动规则制度对接等方面,为外商在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多家外资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具有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和引资力度大等特点,进一步稳固了其在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将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央地合力部署 吸引外资举措密集落地
开展“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以“投资中国 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为主题,统筹各方资源,推动招商引资常态化、系列化、多元化,核心是搭建平台、畅通渠道、精准对接,充分展示全国及各地方投资机遇,擦亮“投资中国”的金字招牌……在商务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回答《经济参考报》记者提问时说。
束珏婷介绍,“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是商务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活动贯穿全年,覆盖东中西部。
记者获悉,商务部将组织有关地方、企业赴海外开展专场推介,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和引资需求,更好发挥驻外经商机构和投资促进机构的作用,牵线搭桥,支持地方“走出去”开展精准招商;同时,注重“请进来”,通过在有关省份举办专场推介、“跨国公司地方行”、“进博会走进地方”等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增进相互了解。
除了招商引资活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还表示,将在年内推出更多扩大开放举措,包括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开放;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等。
地方上也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例如,广东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研发中心等办理减免税务手续;四川、辽宁等多地提出加大引进外资奖励力度;江苏、浙江等地已经在组织赴欧洲等地招商引资。
利好持续释放 创造更多共赢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长期开放利好还在持续释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等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等开放举措。
在落实部署方面,商务部表示,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并明确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把握新的机遇,扩大互利共赢。
在日前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也提出,在吸引外资方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全球投资者来华投资提供支持,不断推动吸引外资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向来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行动派’,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鼓励外资深耕中国市场。欢迎全球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在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杨荫凯说。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对记者表示,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吸收外资工作,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了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存量发展基础持续巩固、增量拓展空间不断加大,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制度型开放经济的建设,将持续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彰显了我国吸收外资的决心和行动。”
外资信心稳固 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中国开放的决心和行动,进一步稳固了外商加大在华投资的信心。
“预计2023年将开拓900家新门店,开店计划再次提速,平均每10小时就有一家新餐厅开业。”麦当劳中国首席影响官顾磊对中国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顾磊介绍,过去几年,麦当劳中国在中国的店面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2月,麦当劳中国已经拥有超过5000家餐厅,五年中翻了一番。麦当劳中国2020年在南京设立首个IT战略研发中心,并在2023年宣布追加投资,为麦当劳中国提供更多本土化的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执行副总裁、中国及东亚区总裁尹正也向记者介绍,“中国已成为施耐德电气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是我们创新的源泉和发展的策源地。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携手更多中国伙伴,开发更多领先技术。”
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首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展望未来,庞超然指出,从中国情况来看,我国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国内需求在持续恢复过程中,部分产业转型升级势头明显,加上不断推进的开放举措,今年实际利用外资有望平稳发展。“优质外资落地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动力。”(记者 王文博 实习生 刘力慈)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