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的宏观政策调控定调。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
加力提效 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
要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财政政策如何发力是重点。按照会议要求,明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是关键。
会议明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明年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怎么提效?
对此,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2022-2023年中国经济年会”上表示,“加力”主要体现在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专项债券、调度资金等,保持适度支出强度;合理安排赤字率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等。
“提效”主要体现在完善减税退税降费政策;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好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与撬动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财政政策效能;持续创新和完善财政宏观调控,注重加强与就业、产业、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2023年的经济形势对财政政策的要求更高。财政政策既要对冲经济社会风险,更要确保自身风险可控,兼顾多重目标:实现发展与安全的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减税降费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平衡、短期经济社会稳定与长期内生增长动力的平衡、民生福利改善与科技强国的平衡。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等专家认为,预计明年财政支出力度将更大,赤字规模和专项债总和仍会保持一定强度。
精准有力 货币政策“总量要够、结构要准”
针对货币政策,会议明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
货币政策如何体现“精准”和“有力”?在“2022-2023年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简单概括就是总量要够、结构要准。总量要够,既包括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也包括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资金价格维持合理弹性,不大起大落。结构要准,要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好的可以酌情加力,对一些具有明确阶段性要求的政策,要及时评估,可以按时有序退出,也可以根据需要延长。
从总量上看,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分析称,央行可能会通过逆回购、MLF、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调节货币投放量,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可以适度加大降准与降息幅度,着力扩大需求。从结构上看,连平指出,明年央行可能会继续加大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结构性工具的规模或降低再贷款利率,以不低于现有规模的结构性工具持续支持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甚至可能会扩展至消费领域,加大对消费需求恢复的金融支持。
“协调配合”成明年宏观政策实施重点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协调配合”成为明年宏观政策实施的重点之一。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总的看,财政加力、货币有力,就是要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效支撑,从而使得社会总供求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和质量上取得平衡,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当然,产业、科技、社会政策都非常重要,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1+1>2”的效果,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2022年,人民银行从上缴结存利润、配合特别国债发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现券买断交易、设立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方面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明年,实现稳增长更需要政策协调配合。”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接受采访时表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认为,可以政府债务管理为抓手,强化财政货币协同。一方面,货币政策要根据专项债发行情况及时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支持,为专项债的发行提供充足保障。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财政重点投向领域及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持续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牵引作用,以市场化的方式撬动更多资源同步进入。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也指出,今年已经出台实施的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结构优化政策,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政策效应将在明年持续显现。明年还要根据实际需要陆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存量政策、增量政策同向发力,将积极促进经济恢复发展。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