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首次全产业链“出海” 中国制造发力正当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1-18





  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再次出圈。


  11月15日,G20峰会在印尼开幕。在峰会上,印尼向外界展示了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的最新建设成果。这条铁路标志着印尼正式进入“高铁时代”。其中,“中国制造”的高速动车组首次在雅万高铁线路上亮相。


  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高铁成功走出去,高端技术和成本优势非常显著,中国掌握高铁完整技术并且不断创新和提高,供应链运行高效,成本优势明显。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在雅万高铁的建设过程中,有10余家A股上市公司为雅万高铁供应零部件或参与高铁项目。


  高铁全产业链集体“出圈”


  据悉,雅万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和第四大城市万隆之间的高速铁路,全长约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的“第一单”。


  在中国高铁首次全产业链出海的背后,相关上市公司的参与情况也备受市场关注。


  “在雅万高铁建设过程中,金鹰重工生产的轨道工程装备在铺轨建设、设备及人员运输等过程发挥了积极作用。”金鹰重工方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15日,金鹰重工为雅万高铁生产的第二批轨道工程装备启程运往上海,预计11月18日抵达上海港,将通过海运发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用于雅万高铁新线建设和接触网维护。”


  在控制系统方面,佳讯飞鸿有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司承担了印尼雅万高铁调度及应急中心两个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亦是佳讯飞鸿海外高铁第一单。东方通方面亦表示,公司参与雅万高铁,辅助支撑建设雅万高铁的地震中心系统,助其安全运行。


  在零部件供应方面,银龙股份生产的轨枕用预应力钢丝、轨枕自动化生产线及轨枕生产配套的模具、预埋件等,已出口至印尼,参与雅万高铁所需轨枕的生产。雷尔伟则参与了中老铁路和雅万高铁的轨道交通车辆的车体结构件、转向架减震缓冲及牵引制动类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制造及销售。此外铁科轨道、晋亿实业等上市公司的高铁扣件产品直接或间接供应雅万高铁。


  在通信信号方面,雅万高铁采用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的CTCS—3级列控系统是由中国通号自主研发生产,是高铁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及地面无线闭塞中心,实现车—地双向信息传输,采用连续速度控制模式,系统满足双线双向运行。


  中国中车方面则是依托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先进成熟技术,采用中国标准为雅万高铁量身打造,适应印尼当地运行环境和线路条件为雅万高铁提供的动车组列车。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高铁能成功走出国门并具备竞争优势,一是中国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优势;二是中国高铁在技术方面具有核心竞争力;三是中国高铁的建造施工经验丰富;四是价格上也具备竞争力。


  同时,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高铁可以实现从建铁路、车站、运行安全管理系统、高铁设备到人才和培训的全套输出,而且比其他竞争对手有较低的成本,这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势。


  中国制造不断发力


  中国高铁全产业链“出圈”只是“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印尼两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从设计、设备、材料和施工均采用中国的标准、中国的产品,与中国制造的高速动车一同亮相的,还有一系列“中国制造”。


  《证券日报》记者从美的楼宇科技了解到,中央空调工程是雅万高铁的机电分包项目,也是雅万高铁的重要配套。高铁运营方需要一套可靠、稳定的中央空调系统,挑战在高温高湿工况中不宕机,有效保持高铁建筑空间温度的恒定。


  凭借在全球暖通行业的领先实力,美的楼宇科技为雅万高铁公寓、车站楼、动车所等六个建筑群,提供设计优化,设备供货,机电安装,售后维保等专业的制冷解决方案。目前,美的楼宇科技在国际市场,实现了销售、服务网络本地化,从核心技术、原创产品到差异化定制方案全阵营布局。


  不仅仅是技术水平较高的高铁产业链,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海外。


  今年以来,光伏组件、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都加速了出海的速度。对于未来海外市场的拓展,记者采访的多家公司均表示,有继续出海的计划和目标。


  佳讯飞鸿上述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未来公司将依托“大、智、移、云、物”新ICT技术赋能,持续完善自身“智慧指挥调度全产业链”,为国际化战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支撑公司在非洲、亚洲、美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参与更多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建设,以自身的努力为“高铁出海”贡献力量。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在不断发力,加速走出去。(记者 李春莲 见习记者 贺王娟)


  转自:证券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