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专项再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强链补链,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基础再造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实施;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近段时间,多地多部门接连部署,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稳链强链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持续提升
10月以来,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公司战略市场部总经理国桐告诉记者,今年推出的系列新能源产品受到市场热捧,其中一款全电数字轿跑自7月上市以来,订单量已突破4万辆。“我们正加紧生产,有能力保障车辆按时交付。”他说。
企业的底气,源自重庆不断优化的汽车产业链布局。“提升本地化配套率有助于稳供应、控成本、提效率。”重庆市经信委汽车处相关负责人说,重庆正加快汽车产业链延链、强链,围绕电池、电机、电控及汽车软件等方面持续引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持续完善。目前重庆已汇集了10余家整车生产企业、上千家零部件配套企业。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对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近段时间,一系列稳产保链的政策不断落实落细。
其中,工信部加强监测调度和供需对接,稳定大宗商品、关键零部件价格,保障重点物资供应;财政金融部门出台多项举措持续支持企业稳产扩产。多地积极搭建供需对接平台,通过数字化应用提升供应链韧性,加强跨区域、跨集群生态合作。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安全稳定。“以基础电子元器件为例,我们加强央地协同,明确产业发展靶向,支持一批电子元器件研发及产业化。”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日前表示,在各方积极努力下,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基本完整,整体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
产业链有效运转,工业经济恢复势头得到巩固。国家统计局10月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比二季度加快4.1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 制造业加快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湖南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企业铁建重工的厂房里,两三层楼高的盾构机“横卧”在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加紧作业。锚定自主创新,上半年铁建重工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24%,轨道交通设备、高端农机等新产业产品研发进度加快,大直径复合式硬岩顶管机等高端产品相继问世。
“企业发展不只要规模,还要有效益。”铁建重工经营计划部总经理曾喜鹏告诉记者,当前企业研发投入持续走高,9米级以上盾构机、硬岩隧道掘进机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保持了较强的盈利能力,带动企业实现营收和利润的逆势增长,也推动地下工程装备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布局建设动力电池、增材制造等24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共性技术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白鹤滩水电站顺利投产,“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机组全面建成投运并实现“走出去”,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实现主发电机动车……一大批重大标志性创新成果引领中国制造业不断攀上新的高度。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要以创新为动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展望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产业链龙头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链优化升级。上海发布25条新措施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浙江提出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部委地方密集部署,不断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激发动能 多举措培育新增长点
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大关;新能源汽车、消费级的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消费电子产销规模均居世界第一;工业机器人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当前,传统产业加速提质升级、新兴产业持续茁壮成长,经济发展新动能加速释放。
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远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增速。截至今年二季度,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
“我们着力拓展增长动能。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等新产业和服务型制造等新业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王文远说。
记者注意到,多部门近期纷纷部署,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增强发展新动能。
工信部将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产业发展壮大,推进新技术应用场景创新,为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创造条件;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朱明皓说,下一步,要加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提升传统产业质量、效益和效率,同时努力扩大增量,加快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制造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我们将紧扣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体系化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创新网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做大做强一批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优势制造能力。”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任爱光说。(记者 郭倩 黄兴 白田田)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