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之“便” 见证交通之“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10-07





  农村公路进村连户,广大农民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高铁网络不断延伸,早上在西安吃泡馍、中午到成都吃火锅变为现实;“无纸化”服务、“刷脸”登机,民航航班正常率较十年前提升了13.2个百分点……


  筑路架桥,周行八方。过去的十年,中国交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运输服务能力、品质和效率大幅提升,“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初步实现。


  10月1日,上海市的裴女士正在忙着收拾东西,为第二天回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老家做准备。


  “高铁干净又舒服,只要三四个小时就到了,过完节再把老人接来上海一起住段时间。”裴女士直言,这样的便捷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2012年,裴女士的丈夫在宁波工作,她和孩子从泗阳县老家去探亲,每次早上5点多就得出家门,搭上从县城到南京的大巴,到了南京客运汽车南站,还得再换车,晚上十一点才能到宁波。


  “淡季还好,要是赶上国庆这种旺季,有时候座位也没有,只能坐在过道的小板凳上,孩子每次都晕车得厉害。”裴女士回想道,“孩子他爸一直想把家里老人也带去宁波转转,但是一想到要坐这么久的车,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只能作罢。”


  2019年,泗阳县终于通了高铁,虽然去宁波还得从徐州换乘,但路程时间已经缩短到了六、七个小时。自2020年12月连淮扬镇铁路开通运营后,从泗阳县到宁波5个小时就可直达。


  京津通勤十年的冀先生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铁路在服务、速度、舒适等方面的不断进步。


  冀先生于2012年到天津做生意,刚开始是从北京开车去天津,2012年京津城际发行银通卡后,他开始乘坐京津城际列车通勤。现在每周往返一次京津,单程通勤1小时25分钟。


  “如果不是京津城际交通的便利,我可能不会来天津拓展生意,家里人也不放心让我来津发展。”从原来的一家店到现在的一百多家店,在这十年间,冀先生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意版图。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离不开交通先行。


  回望过去这十年,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建成了过去想建而没有建成的一大批重点工程,迎来了由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有力保障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速完善,有力促进了国内国际循环畅通。


  到2021年底,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6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446.6万公里,机场和航线数量分别为250个、5581条,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8万公里,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659个,邮政快递营业网点41.3万处。


  其中,2012年到2021年底,铁路、公路增加里程约11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27圈半,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5%。农村公路十年净增了90多万公里。到2021年底,公路网的密度达到了每百平方公里55公里,比2012年增长了24.6%。


  ——综合交通服务能力大幅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客货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邮政快递业务量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列。从2021年数据来看,平均每天约有超过6.9万艘次船舶进出港,飞机起降2.68万架次,快件处理接近3亿件。高峰时,平均每天铁路开行旅客列车超过1万列,高速公路流量超过6000万辆次。


  转型升级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京张高铁开启了中国智能铁路新时代;高速公路实现“一张网”运行;全国10余座自动化码头建成投运;数字航道基本覆盖长江、西江干线;234个机场实现了“无纸化”便捷出行。


  ——交通运输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充分发挥,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川藏铁路开工建设,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行,中西部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全国比重的60%;完成了“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的兜底性目标任务;主要城市群城际铁路加速成网,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段”加快消除,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基本实现……


  国内国际间、跨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人员物资往来运输更加便捷,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降至14.6%,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强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郑剑在近日的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落地落实为抓手,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支撑引领,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服务能力。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强化一体融合衔接。(记者 王璐 实习记者 袁小康)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