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成绩 为全球发展注入正能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9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持续影响全球发展。业内专家认为,“一带一路”为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为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朋友圈日益扩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释放发展潜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哲人认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全球发展进程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发展差距拉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落实受到重创。


  “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综合集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合作、国际贸易与跨国投资、双多边与第三方合作、规则标准对接等合作方式,发挥各方所长,激发合作潜能,取得了沉甸甸的成绩。‘一带一路’为全球发展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张哲人说。


  今年以来,“一带一路”朋友圈日益广泛牢固。我国与阿根廷、尼加拉瓜、叙利亚和马拉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摩洛哥、古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国—非盟共建“一带一路”联合工作组第一次会议成功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我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合作文件。


  “今年以来,中方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取得了一批实打实、沉甸甸的发展成果。”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金贤东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丽岩认为,世纪疫情袭来,我国积极扩大防疫物资等民生商品出口,协力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推动全球社会经济秩序恢复,成为了全球经济恢复的“稳定器”。


  同时,“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老铁路实现全线开通运营,客货运输量稳步增长;匈塞铁路塞尔维亚境内贝诺段顺利通车;雅万高铁最长隧道实现全隧贯通;吉布提港铁路场站正式投产;瓜达尔港成为区域物流枢纽和临港产业基地。


  “匈塞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等一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压茬拓展,有效拉进了共建各方的时空距离,通过便利商品要素流动释放了发展潜能。”张哲人说。


  金贤东介绍,今年中欧班列继续安全稳定运行,连续27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累计通达欧洲24个国家的200个城市。7月份,中欧班列共开行1517列、运送货物14.9万标箱,去程、回程及开行总量均创历史新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欧班列将运输防疫物资作为重点工作,在中欧之间架起了一座‘生命桥梁’。”张哲人说。


  直接投资不断增长经贸合作质量效益双提升


  “今年,我国对东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汽车、装备、新能源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质增效,‘中国制造’正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闫敏说。


  金贤东介绍,截至6月底,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约12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投资规模稳步提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累计与32个共建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协议,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在投融资方面,“一带一路”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不断健全。金贤东介绍,截至7月底,我国累计与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业务量、影响力稳步提升。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77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较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马来西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和孟加拉国等国家。


  “同时,我国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减少负面清单中的限制措施,便利包括共建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张哲人说。


  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基础,世界银行报告认为,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今年以来,中国与巴基斯坦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与阿根廷教育部续签教育领域交流协议;‘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形成;‘丝路一家亲’行动持续推进,菌草、杂交水稻等‘小而美、见效快、惠民生’的援外项目有效增进了共建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金贤东说。


  转自:新华财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