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实落细,惠及市场主体;专项债等政策靠前发力,更好发挥稳投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民生等支出保障有力……积极财政政策精准发力,发挥稳经济保民生重要作用。
按照国常会等新的部署,下一步,财政政策还要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收入侧税费支持再加码,促进新能源车消费、缓解养老托育服务业困难;支出侧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强化民生兜底。
——加大支持实体 税费支持再加码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扩大消费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已有2000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超过去年全年退税规模的3倍。
8月19日召开的国常会明确税费支持举措扩围加码: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各地今年内顶格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将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继续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上半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虽延续恢复发展态势,但仍有小幅波动。加大财政政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的生产经营成本,在帮助实体经济应对外部环境冲击方面起到了缓冲作用。也为市场主体传递了积极信号,将增强市场主体对经济的预期,有利于促进有效需求扩张,引导有效供给的形成。
——依法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
今年以来,专项债靠前发力,更好发挥扩大有效投资作用。
发行使用速度快。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林水利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
拉动投资效果明显。今年1至7月,各地已安排超过25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铁路、收费公路、干线机场等重大项目资本金,积极发挥了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7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7个百分点,且连续三个月加快。
着力扩需求稳经济,8月19日国常会对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作出新的部署。
在中国国际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汤林闽看来,“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是财政政策继续实现稳经济功效的重要发力点。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初步测算,截至7月底,剩余的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空间还有近1.5万亿元的额度。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的政策效果,主要取决于政策如何部署实施。建议尽快部署和落实,确定最优专项债规模总量和各省额度,并进一步优化专项债资金使用方向和效率,以最大化政策效果。
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财政政策在稳定消费、提振投资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他看来,用好专项债存量限额能够适当缓解部分地区财政压力以及推动基建的能力,不过考虑到2021年年末各地专项债的限额与余额之差的地域分布不太均衡的特点以及各地对专项债的需求度不一,因此完全发挥出作用仍要在项目储备、筛选上下功夫。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决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指导地方用好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利用近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的窗口期,完成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加快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按照“零容忍”的要求,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切实防范专项债券风险。同时,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强化民生兜底
今年以来,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保持增长,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财政部数据显示,1至7月累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7亿元,增长5.5%;教育支出21837亿元,增长4.7%;卫生健康支出12668亿元,增长8.6%;农林水支出11985亿元,增长8.7%;交通运输支出7000亿元,增长13.1%;科学技术支出4973亿元,增长20.5%。
下一步,包括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全面落实低保扩围等系列强化民生兜底的举措还将推出。
李旭红表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是帮助经济复苏的关键性力量,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下一步,应继续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效能,稳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除了进一步发挥留抵退税政策助企纾困的效应,充分发挥专项债等带动社会资本投资的财政工具效应之外,也要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同时实施有利于保民生、促消费的税收优惠政策,增强居民的获得感,从收支两方面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记者 孙韶华)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