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出口再超预期,农产品和出行类产品外需较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8-09





  以美元计,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8.0%,进口同比增长2.3%,分别较上月扩大0.1、1.3个百分点。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称,以美元计,7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8.0%,进口同比增长2.3%,分别较上月扩大0.1、1.3个百分点。当月实现贸易顺差1012.7亿美元。


  和市场预测相比,出口继6月后再超预期,进口则不及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9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7月,出口同比增长16%,进口同比增长4%。


  分析师普遍表示,7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政策有所放松,生产修复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虽然海外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指向需求收缩,但发达经济体的超额储蓄惯性作用可能对我国出口仍有支撑,这使得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7月,美国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报52.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续创2020年7月以来新低;欧元区制造业PMI报49.8%,为2020年7月以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日本Makit综合PMI也由53%降至50.6%。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外需基本盘来看,与6月份相比,7月美国制造业PMI小幅下行,未表现出需求大幅走弱的态势。从先验指标来看,7月前20日,韩国出口同比由负转正,录得14.5%,已给出外需尚可的前瞻指引。韩国对外出口商品多样且高度依赖海外市场,因此韩国出口波动往往被视为检验全球贸易情况的风向标。


  除外需因素外,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界面新闻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4月、5月、6月连续贬值的基础上,7月继续贬值约0.7%,在一定程度上利多我国出口。另外,2021年7月,出口同比增速较上月大幅下行12.9个百分点,基数效应也利多今年7月出口同比。


  对于出口的后续表现,分析师看法有所分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考虑到下半年全球从滞胀到衰退的预期越来越强,在需求回落的大背景下,需要关注出口增速回落的风险。


  而张静静认为,出口增速有望继续保持高位,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主的出口链和以出行复苏需求为主的出口链将成为下半年出口的亮点。


  海关数据显示,7月,农产品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9.0%,箱包及类似容器金额同比增长41.3%,鞋靴金额同比增长37.5%,增速均快于上半年。


  对于进口表现不及预期,分析师表示,主要还是因为内需疲软和价格因素走弱导致进口增速低位徘徊。


  植信投资研究院指出,虽然6月国内消费同比增速回正,录得3.1%的增长,意味着国内消费型需求有所回升,但进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由7月初的1406下降至8月初的1388,由此可知,消费内需的修复只是消化了部分国内供给,对进口的拉动作用比较有限。


  北大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指出,受美联储大幅加息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大宗价格大幅回落,价格因素对进口增速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削弱。


  美联储在6月和7月分别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150个基点,是自上世纪80年代初遏制高通胀以来,最激进的加息行动。


  受此影响,7月美国商品研究所(CRB)综合、CRB金属、CRB工业原料、CRB食品的价格指数分别下降了2.0%、4.8%、2.9%和0.9%。


  海关数据显示,7月,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天然气、原油金额同比增速分别为-35.6%、26.6%、38.9%,而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63.8%、55.4%、51.5%。(记者王玉)


  转自:界面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