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国家公路网总规模约46.1万公里——
国家公路网建设迎来新“施工图”
日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印发了最新的《国家公路网规划》(简称《规划》),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功能完备、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形成多中心网络化路网格局,实现国际省际互联互通、城市群间多路连通、城市群城际便捷畅通、地级城市高速畅达、县级节点全面覆盖、沿边沿海公路连续贯通。国家公路网建设迎来了一份新的“施工图”。
明确2035年布局方案
近年来,中国国家公路网实现快速发展,总体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同时,在新形势下,国家公路网的规划与建设仍存在一定差距。
“比如,主通道能力还存在不足、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网络不够完善、路网覆盖深度不充分、路网韧性和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还需提高、与其他运输方式统筹融合衔接不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智慧发展水平不高等。”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规划》提出了国家公路网到2035年的布局方案,总规模约46.1万公里。
在国家高速公路网方面,《规划》明确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16.2万公里,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6条地区环线、12条都市圈环线、30条城市绕城环线、31条并行线、163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其中含扩容改造约3万公里。
在普通国道网方面,普通国道网规划总里程约29.9万公里,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以及182条联络线组成,未来建设改造需求约11万公里。
孟玮说,《规划》实施后,国家公路将依然保持“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两个层次。其中,普通国道提供普遍的、非收费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高速公路提供高效、快捷的运输服务。
突出三个方面重点
本次《规划》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
突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规划》准确把握国家公路网当前发展阶段,适应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完善网络布局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路网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明确了绿色、智能、安全等方面的发展导向和实施要求,切实推动国家公路网实现高质量发展。
突出了综合协调的主线。《规划》更加注重交通运输网络的一体化融合和衔接协同,强调要加强国家公路与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高效衔接,统筹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同时,《规划》还强化国家公路与旅游业、制造业、物流业等关联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公路网的服务能力。
突出了“用足存量”与“做优增量”并重的规划思路。一方面,《规划》强调要充分利用存量,通过路线局部优化、科技创新等手段,挖掘现有国家公路设施网络潜力,提升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规划》围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等新形势新要求,提出增设部分路线,适当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尽可能利用和整合既有道路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出台了4个国家级干线公路规划。“本次《规划》与2013版规划相比,规划总规模增加了约6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净增里程约2.6万公里,普通国道净增里程约3.4万公里。新的规划路网进一步加强了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国家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从城镇人口超过20万的中等及以上城市,进一步延伸到了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市县,普通国道进一步补强了地市间通道和对重要景区的连接。”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副司长周小棋说。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稳增长的重要领域。《规划》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国家高速公路已建成12.4万公里、在建约1万公里、待建约2.8万公里。随着交通量的增长,预计未来约有3万公里繁忙路段需要扩容改造,约有11万公里普通国道需要建设和改造。
周小棋说,“十三五”以来,中国公路建设投资占GDP比重约为2.4%,其中国家公路建设投资占公路建设投资的比例基本稳定在36%左右,在稳投资、稳增长方面作用十分显著。面向未来,国家公路建设对于拉动有效投资将继续发挥关键作用,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国家公路网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更好发挥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助力筑牢国民经济循环底盘。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王松波表示,推动国家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及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的重要内容。《规划》注重推进国家公路网与其他运输方式网络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发展,提高综合立体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整体性、协同性。不仅如此,《规划》还充分发挥公路交通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强化国家公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比如,依托国家公路网发展通道经济,注重与沿线旅游业、制造业、物流业、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国家公路对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节点的覆盖水平和服务能力,引导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记者 王俊岭)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