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促地方加快发债赶紧花 收入放缓支出增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金微    时间:2015-04-29





  2015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只有2.4%,而2014年同期的增速为9.3%,今年的财政收入压力不小。

  昨日4月28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履职尽责奋力发展全面完成各项财税改革管理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方面要求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加快支出预算执行,并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安排等。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地方财政确实比较紧张,地方政府要保持基本的运转和民生,“在此前提下才能用自有资金偿还债务,但目前债务水平较高,很多时候需要借新还旧,债券发行需要加快。”

  转移支付提速

  一季度,多项财政收入数据出现下滑,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仅增长1.2%;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2.4%,增速处于低位;土地出让收入同比更是下降36.1%。在全国一季度财政会议中,相关财税人士表示,今年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形势不好;二是结构性减税;三是营改增。

  财政部也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和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今年以来地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面临一定困难。

  上述《意见》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推动各项财税改革管理工作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政策落地,为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积极贡献。具体举措包括:明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进一步减少财政行政审批,创新财政资金管理方式等。

  对于财政收入,《意见》要求,依法强化税收征管,对国家统一制定的结构性减税、普遍性降费以及其他税收等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多措并举减轻企业负担,大力培植新的财政经济增长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在财政支出方面,《意见》明确,高度重视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完善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分部门、分地区、分科目以及分业务处室等定期通报预算执行情况,加快转移支付下达和资金拨付,督促减少资金滞留。

  一位地方财政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新预算法实施后,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速度加快。这次《意见》更是明确要求5月15日前各省级财政部门对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达比例应不低于90%,7月15日前原则上应将对下级财政的各类转移支付资金全部下达完毕。

  财政部要求,积极创新财政资金管理,统筹年初预算安排、财政存量资金等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特许经营、PPP等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加大对保障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

  地方债发行挂钩存量资金

  在地方债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财政部特别提到,要加快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安排。合理掌握债券发行时间,抓紧做好债券发行工作。

  上述地方财政厅人士介绍,一方面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硬性支出增加,而不少地方政府债务面临到期,这给财政工作带来很大压力,目前当地已开始进行发债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江苏、贵州、重庆、安徽、天津、山东等六省市已公布首批地方债发行额度,分别为648亿元、535亿元、331亿元、258亿元、208亿元和337亿元,累计发行额度为2317亿元。

  但是,原定于4月23日在江苏省发行的一般性政府债券出现延后,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和银行对利率定价没有达成共识。

  王雍君分析称,现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谁有兴趣去购买。如果债券发行的利率没有吸引力,投资者可能不会青睐。既然作为债券,地方政府就应按市场规则办。“一般城投债的利率较高,如果债券利率低于银行利率,投资者就会犹豫。在其他条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利率成为投资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到期债务过多,各地首批公布的债券额度基本上都用于借新偿旧。审计署口径的2015年政府债务到期规模约2.8万亿元,按口径测算的地方政府到期量约为3.8万亿~4万亿元,而二季度是债务到期高峰。

  王雍君也表示,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处于偿债高峰,而上级又不给予债务援助,只能借新还旧。在财政紧张的背景下,还需加快财政体制改革,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此次《意见》也明确,要求建立财政存量资金与转移支付安排、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库款调拨等挂钩机制。


  转自:每日经济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