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开局财政收入乍回暖 房地产拖累地方收入


作者:韩洁 申铖    时间:2015-05-15





  财政部14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较前三个月有所回升,尤其是此前一直低增长的中央财政收入增幅较上月回升4.9个百分点。

  但总体看,前四个月全国财政收入仍延续低增长态势,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拖累地方财政收入增幅持续下滑。二季度开局财政收支数据的增增减减,折射出当下中国经济形势的内在变化。

  4月回暖:金融机构盈利拉动中央收入回升

  今年以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的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一度引发各界担忧。

  从4月财政数据看,一个明显变化是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出现回升,比上年同月增长8.1%,即便考虑今年11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影响,同口径也增长7.9%,增幅比3月份(3%)回升4.9个百分点。对此,财政部表示,中央财政收入回升主要因为部分金融机构上缴利润增加。

  数据显示,与3月份反映企业利润状况的全国企业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4.9%相比,4月份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7.2%。其中,金融业企业所得税增长29%。此外,受部分金融机构当月上缴利润增加带动,4月份中央非税收入377亿元,增长69.5%,同口径增长58.8%。

  不过,总体来看,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02亿元,同比增长8.2%;同口径增长4.7%。其中,税收收入11727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较上月回暖。

  一些重要税种中,4月份增值税收入增幅均较上月回升,显示工业生产略有起暖;受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影响,.国内消费税仍实现了22.7%的高增幅;但受当月进口(按人民币)下降16.1%影响,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同比分别下降14.1%和8.9%。

  前四月延续低增态势 收支压力不容忽视

  尽管4月财政收入呈现一些积极变化,但前四个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低增长态势,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

  财政数据显示,1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909亿元,同比增长5.1%;同口径增长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55亿元,增长1.9%,同口径增长1.7%;地方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154亿元,增长7.7%,同口径增长4.1%。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中央财政收入增幅仍偏低,主要是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进口额下降导致进口税收大幅下降,同时石油特别收益金也减少较多;工业增长放缓,尤其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按现价计算的增值税等税收减收较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使出口退税额增加较多。

  此外,地方本级收入增幅下滑主要是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普遍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与前四个月个位数的收入增幅不同,财政支出仍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凸显当下巨大的财政收支压力。

  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35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07亿元,增长19.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228亿元,增长36.7%。1至4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350亿元,同比增长13.8%,完成预算的26.4%,比去年同期进度提高0.4个百分点。

  财政部表示,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支出预算执行管理,积极盘活财政存量,用好财政增量,保障民生等重点支出需要。

  楼市低迷拖累地方收入 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骤降近四成

  财政数据显示,与中央财政收入增幅回升不同,4月份地方财政同口径收入增幅比上月有所放缓,同口径仅增长2.1%,增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当月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部分政府性基金收入减收较多。

  事实上,因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由此带来的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骤降,也成为今年以来地方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的重要原因。

  财政数据显示,1至4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15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7%,同口径下降31.1%。其中,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444亿元,下降37%,同口径下降33.3%,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9016亿元,同比减少5572亿元,下降38.2%。

  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的大幅下降,进一步凸显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

  以4月份为例,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房地产营业税下降4.6%,延续近几个月下降态势;房地产企业所得税下降11.9%;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小税种也都出现两位数的负增长。

  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财政收支形势,财政部表示,今年后几个月,要继续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分析,依法组织财税收入,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严禁采取“空转”等方式虚增财政收入。(新华社记者韩洁 申铖)

来源:新华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