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将至,全国由南向北进入春耕大忙时节。当前,华南地区早稻已经播种,长江流域水稻正在育秧,黄淮海小麦陆续返青拔节。东北地区将于4月份开始中稻育秧、“五一”前后播种玉米大豆。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春耕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结构,针对小麦晚播强化夏粮田间管理,促进大豆和油料增产。保障春耕备耕第一线、盯紧结构优化第一季、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眼下,各地正着力稳定粮食面积,扩种大豆和油料,加强田间管理。
保障春耕备耕第一线
粮食生产离不开压实地方责任。春播前,有关部门已将经国务院审定的2022年粮食生产目标印发各省份,大豆扩种任务单列一并下达。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级党委政府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增加粮食面积和产量考核权重。2月13日,国务院在山东德州召开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这是历年来召开时间最早的一次,释放出重粮稳粮的强烈信号。
农资供应有保障,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吕修涛说,今年玉米、水稻、大豆等供种量均超需求量,马铃薯、棉花、春小麦等供种量均能满足大田生产需求;预计春耕化肥供应总量充足,尿素、磷铵供大于需;“三病两虫”病虫防治用药备货充足;预计今春全国将有超过2200万台套农机具投入生产。目前,各地正开展机具检修和前期作业。
尽管农资供应总体有保障,但相比往年,今年化肥农药价格高位运行,推高了农民种植成本。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原料和动力成本上涨,加之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化肥供应趋紧,特别是钾肥进口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据记者了解,在一些地区,仅化肥涨价就导致农民亩均种植成本增加近百元,不少种粮大户担心收益缩水。
粮食生产离不开调动农民积极性。2021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联合发文,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覆盖约60%的产粮大县。今年两项保险将实现13个粮食主产省份的820多个产粮大县全覆盖。针对农民种粮成本增加较快的情况,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极大鼓舞了种粮积极性。
“江苏在省内积极扩大两项保险实施覆盖范围,试点覆盖56个产粮大县。”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薛璐璐说,以完全成本保险为例,今年确定的小麦每亩保障金额1000元,与以往普通种植保险相比增加覆盖了种子、肥料、农药等直接物化成本以及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保障水平大约可达小麦种植收入的80%,大幅超过普通种植保险。
紧盯结构优化第一季
今年春播粮食面积预计约为9.4亿亩,农机在结构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介绍,今年春耕预计有19.5万个农机服务组织、1000万名持证农机手和90万名农机维修人员活跃在生产一线。春耕期间,各地将继续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模式,扩大以农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托管规模。
在山东平度的一处农田里,雷沃无人驾驶智慧拖拉机正进行耙地、平地作业。山东青岛耕万亩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知远说,以往春耕耙地、平地时,开着拖拉机干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疼。现在有了智慧拖拉机,耙地、平地、起垄等能自动控制完成,
在江西吉安市吉州区曲濑镇长乐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民李先德的50亩稻田已进入春播准备阶段。李先德说,眼下主要是旋耕机翻耕作业。近年的早稻种植多采用翻耕直播栽培方式,省下了育秧和移栽过程。“目前,全镇已翻耕面积500亩,预计4月底全面结束春播工作。”曲濑镇副镇长刘龙庆说。
当前正是扩种大豆油料第一季。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张涛说,已择优遴选一批种植规模大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鼓励其积极承担大豆油料扩种任务,并引导技术、资金要素向其集聚,提升其大豆油料产出能力。
黑龙江是我国大豆第一主产省。黑龙江省提出,今年要扩面积、提单产双轮驱动,推进大豆产能提升工程落地,大豆面积将新增1000万亩以上,新增大豆产量26亿斤。同时,调整优化大豆生产布局,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全面提高大豆品质。
湖南是全国油菜第一种植大省。今年湖南挖掘冬闲田增产潜力,完成油菜扩种100万亩任务。省植保植检站筛选16个县市区实施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创办绿色防控示范区,落实绿色种植。
打好夏粮生产第一仗
夏粮生产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仗,冬小麦又是夏粮的主体。去年受罕见秋汛影响,冀鲁豫陕晋五省份冬小麦晚播面积达1.1亿亩,占全国冬小麦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冬前农情调度显示,五省份一二类苗比例比往年低20个百分点以上,夺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挑战。农业农村部提出,要环环紧扣推进春耕生产,牢牢把握夏粮丰收主动权。
真金白银支持夏粮生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已预拨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6亿元,重点支持小麦促壮稳产及病虫害防治,为促进夏粮稳产增产提供支撑。各地也积极行动,山东省统筹8亿元资金,支持实施小麦促弱转壮、“一喷三防”,保夏粮丰收。河南省财政1月份已提前安排下达1亿元病虫害防控资金。
科技壮苗助力春季田管。河北在137个产粮大县成立科技服务团,在1766个乡镇设立科技服务站,助苗情转化。山西省组建了600人的专家指导组,指导一线春季田管。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说,完善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成熟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了藏粮于技的作用,新品种、新技术得以落地。
多位专家认为,今年夏粮生产不容易、不简单,但夺取丰收有办法、有信心。去年立冬以来,冬麦区大部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墒情适宜。今年1月份以来,北方冬麦区出现几轮大范围降雪天气,利于小麦生长。最新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小麦一二类苗比例达80.8%,比冬前提高10.3个百分点,苗情转化好于预期。(记者 乔金亮 吉蕾蕾)
转自:经济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