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在华研发投入、推进项目开工建设、增设中西部示范基地、扩展与本地合作伙伴业务范畴……新春伊始,不少外资企业都在加码在华业务布局。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扩大开放的信号还在不断释放,从部委到地方密集发布稳外资新举措,加大对外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更多领域开放利好落地。这也进一步坚定了外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施耐德电气正在谋划进一步加快数字领域的业务发展。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该公司在厦门投资打造的先进生产线、在西安成立的研发实体、在北京亦庄建设的中国软件研发中心等都在全力运转,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数字化绿色创新产品。
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施耐德电气看好中国数字化技术发展空间,将继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研发投入。他透露,截至2021年,该公司中国数字化研发人才达到总研发人数的28%,今年还将进一步增长。
还有不少外资企业表示,2022年计划进一步扩大在华投资,其中不乏对中西部等政策重点支持地区的布局。
德国阿吉斯装备制造集团便是其中一员。该集团大中华区董事长张毅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北上广的三个装备制造项目暨金属固废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争取年内开工建设,同时,拟与战略投资方一道,增加在成都和兰州的示范基地,引入德国环保装备制造技术和无废化处理设备,为中国构建“无废城市”和实施“双碳”目标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这些只是外资企业加快在华发展的缩影。“各大外国商会报告显示,中国仍是跨国公司主要投资目的地之一。”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陈春江在1月2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比如,中国德国商会发布的2021到2022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显示,在华德企对中国市场增长充满信心,71%的企业计划继续增加在华投资。
陈春江同时指出,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稳外资工作依然面临较大挑战。2022年,商务部将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完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平台作用、加强投资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等六方面发力稳外资,着力稳住存量、挖掘增量、优化结构。
相关部署已经在加快落地。记者获悉,目前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正在加快推进最新发布的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地实施,确保汽车制造等领域开放举措落地见效,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并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效应,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
地方也在全力促进外资项目签约落地。2月8日,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发布《深圳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重点领域对外开放。此前,北京发布七个方面25条措施稳外资,提出鼓励外国投资者在本市设立研发创新中心、外资研发总部、开放式创新平台等。
福建则打出了一系列稳外资组合拳,进一步完善利用外资正向激励机制,加大对各级招商部门工作奖励,加快推进集中签约项目落地,强化数字招商,依托“云上投洽会”,大力开展云招商、云推介、云洽谈。福建省商务厅统计显示,一季度福建可望到资重点外资项目63个,预计一季度全省可实现到资同比增长3%以上。
分析指出,在去年我国吸收利用外资取得超预期成绩单的基础上,更高水平开放信号的密集释放和相关举措的加快落地,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推动我国稳外资乘势而上,实现量和质的双提升。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这也是我国吸收利用外资首破万亿元大关。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东中西部引资全面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外资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仍不可低估,需要继续引进外资及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
他提出,要更好地稳外资,就要在稳存量基础上扩展增量,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鼓励外资在补短板强弱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加大投入,提质增效,带动供应链和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也对记者表示,我国正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在华经营提供更好的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并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外资企业项目服务保障机制,细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更好维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等,都将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将进一步稳定外资企业预期,推动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稳中有进。
展望2022年,聂平香认为,未来我国吸收外资前景广阔。她举例,从区域发展来看,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空间将不断释放。国家正在着力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以更好实现区域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将为中西部地区引资提供更大的机遇和市场空间。
另外,服务业利用外资潜力很大。聂平香分析,服务业是我国目前及未来对外开放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服务业开放水平尤其是制度型开放水平的提升,我国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潜力将加速释放。(记者 王文博)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