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企业在做强做优做大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许科敏在日前举行的 “2021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上表示。
许科敏表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国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大企业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企业数量明显增加 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21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中国500强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总额实现增长,千亿俱乐部企业增至222家,制造业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许科敏称,2012年至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加到26.6万亿元,占全球的比重由22.5%提升到近30%。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了28家。今年中国500强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有249家,比去年增加了11家,占总数量的49.8%。制造业企业在研发费用、拥有专利数、发明专利数、总标准数等指标明显领先,彰显了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和独特的优势。
许科敏表示,大企业要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许科敏说,大企业是增强创新和提升技术的引领者和关键推动者,要充分发挥在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创新研发体制与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贯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到产业化的创新链条,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构建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高效互动、快速孵化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统筹补短板、锻长板,突破卡脖子技术,创造出更多的长板技术和产品,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
许科敏说: “大企业要积极构建产业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许科敏表示,市场竞争是产品竞争,更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大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和龙头,要积极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护链、强链、延链、补链,促进产业链领航企业、单向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优质企业不断涌现和协同发展。
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
许科敏说: “大企业要不断提高中高端供给能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许科敏强调,大企业要提高发展水平,实现从做大到做强做优,在着力做大增量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在存量上的升级和改造,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带动产业整体质量提升,进一步延伸拓展和深化产业链,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化、个性化、智能化转变。同时,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同时,大企业要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许科敏表示,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大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新型基础设施领先、数字应用场景丰富带来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培育打造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和新动能,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沟通合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引导企业创新发展,争创世界一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许科敏说。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这些榜单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我国大企业在2020年发展中取得的进展。我国大企业直面风险挑战,积极应对,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说。
王忠禹介绍,一是发展态势明显好于世界和美国500强。2021中国企业500强实现营业收入89.8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43%,实现净利润4.07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51%,同期美国500强和世界500强的营业收入分别下滑了3.15%和4.81%,净利润分别大幅下滑了 29.80%和20.02%。二是创新发展成果显著。2021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增长21.50%,研发投入总额占到当年全国研发投入总额的53.49%;研发强度为1.77%,创下历史新高。三是结构调整持续深化。四是全球行业地位更加突出。
“大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既要解决好自身的改革发展问题,又要统筹兼顾,积极关注经济社会相关领域改革,积极主动配合相关改革措施的落地,在深化改革中充分激发企业活力,逐步破除阻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桎梏。”王忠禹说。
王忠禹指出,核心技术买不来、等不来、更要不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掌握发展主动权,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大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担当,争做科技领军企业。”
在王忠禹看来,我国高耗能产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仍然比较高,污染物排放和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大企业要以 “双碳”目标驱动绿色发展,加快制定切实可行的 “双碳”达标规划,带头支持行业建立低碳创新联盟,建立标准体系,探索有利于碳减排的产业发展模式。
王忠禹表示,大企业是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关键主体,必须不断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好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主导作用。
“当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向 ‘以内为主、全球整合’和‘内外兼顾、全球一体’的方向发展,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参考和对标国际先进企业,调整优化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有效提升国际化经营的能力和水平;要注重跨国经营模式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制定,推动更多中国品牌、中国标准走出去,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强化合规管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国际形象。”王忠禹说。(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