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一行两会一局)召开专门会议,学习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把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
针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的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汇局在会上表示,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外汇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银行强调,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去年2月至4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经济冲击较为严重,货币政策应对力度比较大。去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力度就逐渐转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已经基本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常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主要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更好支持实体经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总量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上,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价格上,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孙国峰说。
“在整个货币政策操作的过程中,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使得我国能够在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中,尽量长地延续正常的货币政策,这样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老百姓的福祉是有利的。”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表示。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近年来,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表示,继续扎实做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三农”、制造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要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银保监会也表示,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支持传统高碳企业降耗升级、绿色转型和安全保供。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支持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促进共同富裕。继续实施系列纾困政策,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不断改善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外汇局指出,积极支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拓展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助力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更好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强调,要提高金融支持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支持行业发展的协调性。银保监会也表示,要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实施。
“部分地区经济下行与金融问题相互交织,经济金融循环不畅,信贷增长较为缓慢。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因地制宜增加信贷增长缓慢地区的信贷投放,畅通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人民银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人民银行今年对10个信贷增长缓慢省份增加再贷款额度2000亿元,引导10个省份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区域内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对此,人民银行表示,要密切监测、排查重点领域风险点,落实重大金融风险问责、金融风险通报等制度,推动做好重点省份高风险机构数量压降工作,加快推进制定《金融稳定法》。
银保监会提出,持之以恒认真做好高风险机构处置、应对不良资产集中反弹、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遏制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配合地方政府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等重点工作。
证监会表示,统筹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保持风险处置工作的及时高效和平稳有序,努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宏观研判,强化对外溢性、输入性和交叉性风险的防范化解,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努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继续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
外汇局表示,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以加强宏观审慎为核心改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健全跨境资本流动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丰富和完善政策工具箱。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支持,维护好银行体系稳定;二是稳妥推行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等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压实地方政府责任,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同时要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等,提升金融机构防范风险的内生机制和能力;还要加大惩戒力度,提高金融领域违法违规成本,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
转自:人民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